2008年,當市場發現連匯豐的業務都受次按影響時,對匯豐的信心頓失。不少港人把次按誤會成二按。要勞動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詹培忠作出解釋。其實,兩者不可說沒有關連。
香港銀行,券商對次按這個名詞感到陌生,因為不少港人在購入一個物業作自用或收租,經若干時日,感覺物業已升值及有需時,便會向銀行申請增大按揭額;銀行若批准,會根據一份All Money按揭貸款合約,再用銀行的內部文件增加貸款額,而不需特別再做法律文件,故此不存在二按問題。若果原按揭銀行不批核,該人便會向另外一間銀行或財務公司尋求二按,批核利息往往要求較高,或者是非常之高,條件亦會更苛刻,更甚者是要簽訂一份買賣合約,一日未能依期供款,財務機構有權以低價購入該物業。
1997年時,不少港人為此失去物業,不過接手的財務機構亦不好過,接收的物業市值繼續下跌,最後造成龐大損失。
美國次按與香港有所不同,美國銀行聽從一些專家意見,主動增大按揭貸款給客戶,而美國人普遍理財不善,對於突如其來的金錢不知如何運用,大多數會增加消費、清還信用卡貸款,以及投資金融產品。慢慢地,拖欠還款的數目增加,銀行知道不久將來該等貸款會出現問題,俗稱「爆煲」,於是將「按揭貨款」包裝起來,並冠以一個華麗的名字「Sub-prime Mortgage」,以金融產品形式出售,中文叫次按,沒料到,次按爆煲,全球受累。
今日評語
香港樓市若果出現爆煲,又會是二按引起,今次不只是二按,是三四五六七按,現在樓市按揭借貸率太低,尤以豪宅為甚,分分鐘只得三成按揭,其實是給了財務公司一個機會,當豪宅業主需要大額貸款時,銀行礙於現行法例,不敢多借,但財務公司則不受限制,可以任借,最初的時候,豪宅業主只多借一成,財務公司無任歡迎,利息則略高於銀行,過了不久,豪宅業主又有需要,財務公司可以再幫忙,不過,利息就要高些少,如是者,豪宅業主越借越多,越按越多次,甚至以債冚貸,出現三四五六七按,到最後,連利息也還不了,豪宅便變成銀主盤,如果這類銀主盤大量增加,一定會影響樓市,政府不得不小心應付,若果歷史重演,進而破壞香港經濟,就太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