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說,現在樓市屬「乾升」,政府會密切監視,小心應對,言猶未已,金管局立刻出招,再收緊按揭。與此同時,政府亦推出8幅地皮,可建單位6,000個以供拍賣,兩招齊出,務求將樓市壓下去。
我有點奇怪,為甚或官員會說樓市屬於「乾升」? 他們已經想盡辦法將樓市壓下去,但奈何仍然上升,假設政府沒有使出任何招式,在官員的心目中,樓市升幅是應該比現在高出很多,這樣,怎能夠說樓市是乾升。
「乾升」的定義就是供應少,需求大。在供應極不平衡製造出一個不真實的價錢,如每有颱風襲港,雨後蔬菜價錢例必暴漲,但市民只會購買少量以應必需外,其他是會以其他罐頭食品所取代。當時,不合理的菜價,我們可以說是「乾升」。
官員們說樓市現在是「乾升」,與上述情況有多少相似,但是他們是否知道他們就是颱風,「乾升」這個狀況是他們製造出來。「特別印花稅」將樓宇重售的期限延長至兩年,供應量在壓力下突然大幅減少,需求亦會減少,但仍有需求,但必需付高昂的價值才可以獲得心儀物業,情況一如颱風要品嚐新鮮的蔬菜,必需要付出額外的金錢,道理同出一轍。
另一個「乾升」的情況就是政府任何招數也不出,土地供應保持穩定,利息在一個合理水平,銀行按揭態度亦是積極,但是地產商在售樓時以唧牙膏式方法,將新樓盤價屢創新高,令到二手樓市場亦追隨,售價向上,但是離開市民購買力,成交量減少,這種情況亦可以叫「乾升」。
當政府使出終極二招,即是特別印花稅及收緊按揭後,官員們心想樓價定必大幅下調,但事與願違,樓價不但沒有下調,反而掉頭上升,半年內升幅超過10%,這實在大出他們意料之外。至此,才知道增加供應才是治本之道,雖遲但未為晚也。
既然官員知道「乾升」是自己製造出來,何不大膽取消終極二招,使物業市場恢復正常運作,而因為政府出招而減少的供應量亦會重新投入市場,但不一定即是會被吸納,樓價反而有機會向下調。這是我的大膽假設,可能很多人說這是「痴線」。不過,不少科學理論都是大膽「假設」,而被確認後再進化成「理論」。
市民應如何面對「乾升」?大家可能現在非常後悔,想若果在幾個月前買了樓,報章說樓價又升了10%,大家想深一層,「乾升」的定義,就是成交量是非常之少,所以閣下的樓宇,並未必因為同區同座有高價成交便可以賣得好價錢,就算願意減價5%至10%亦未必能夠將之出售。雖然不能說另外一層樓的成交價是水中花,鏡中月,但這些是帶有幸運成份成交價。若果是用作樓價指標可能會導致市民盲目入市,搶高樓價,當樓價反映市場真正價值而向下調整時,很多人便會因此而損失大量金錢。故此,現在金管局收緊按揭亦即是使閣下不容易置業,若果能夠經得起金管局的壓力測試而置業,當樓市下調亦能夠承受。
市民面對樓價「乾升」有何對策?在現階段,簡單地說﹕「一動不如一靜」,待樓市成交量減少,樓價向下,政府表明滿意,不再出招時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