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10127    回應:0

潛在供應量是望梅止渴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歲晚收爐,與同事食午飯,有同事問,去年第四季潛在供應量下跌了1,000個單位,未來3至4年可提供的潛在供應有107,000個,就算每一季減少1,000個單位,起碼仲要減多三、四年才可以達到正常的93,000個單位,樓市仍然受壓。

  政府搞錯了,潛在供應量應該是在樓市上升時才出現,在未來三至四年有九萬三至四千個單位供應,有多少望梅止渴味道,叫大家叫好急於買樓,但當樓價下跌,潛在供應量就冇乜意思,地產商見樓價唔好,不但放緩建樓速度,甚至唔投地起樓,直至樓價止跌回升,所以,政府很難肯定潛在供應量究竟有幾多,如果在樓價下跌繼續講潛在供應量,很大機會嚇到市民唔敢買樓。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