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18888    回應:0

衰退風險增 TLT 130元有支持

王弼

獅子山學會前主席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總結第一季度美股表現,標普500指數跌4.6%、納指跌8.9%、道指跌4.4%、羅素2000指數跌7.1%,至於港股,恆指跌6.7%,國指跌8.5%,其他主要市場,德國DAX指數下跌9.8%,日經指數跌5.6%,踏入2022年,主要股票市場表現都差強人意,難兄難弟,箇中原因,王弼希望用一些基本經濟理論解釋。

  自2008年金融海嘯開始,全球多個央行瘋狂印鈔救股市,早有許多經濟學家警告,濫發鈔票會引發通脹,結果許多年來,通脹都沒有發生(其實並非沒有發生,樓價、股市、奢侈品、藝術品不斷升值,歸根究柢是貨幣現象,不過各央行延續搬龍門政策,許多上升的物價不被計進通脹指標),因此印鈔成癮,2020年疫情爆發,聯儲局更加是肆無忌憚,總之要印鈔印到華爾街不賺大錢不可,結果,華爾街於2020-21兩年來派發可觀的花紅,那是後話。

  可是一場疫情,令通脹有了微妙的改變。疫情爆發前,聯儲局開了多年印鈔機,基本民生用品物價穩定,主要原因,是過去40年來的自由貿易政策非常成功。在世界和平的框架下,自由貿易政策令各國進行分工(Division of labour),各國利用自己的相對優勢,做自己最擅長的工種,結果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美國搞財技和高科技,俄羅斯、加拿大、澳洲和非洲多國出產原材料,分工令全世界的生產力大幅提升,民生用品增長高於印鈔量,其物價因此穩定,造成多年來沒有通脹的假象。

  可是40年分工的結果,是發達國家的製造業職位外流,引起當地基層人士不滿,因此出現2016年的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當時已經出現去全球化(更正確地應說「反分工」)的端倪。到2018年侵叔向中國發動貿易戰,一些私人企業嘗試把生產線搬到其他地區,但規模不大。畢竟,人的惰性很重,特別是賺開的錢,好端端的為什麼要鬆人?

  至2020年疫情爆發,全球政府手執瘟疫的緊急權力,說封城就封城,關門就關門,大家都把門口關上,又何來有效分工?原來,一向依賴外來進口的零件,說沒有便沒有,各國不為自己打算才怪,因此把一些零件的製造,加快進行撥回國內或可靠盟友的地區生產。最後,更來個俄烏戰爭,歐洲國家當然最怕第三次世界大戰又在家門發生,事情發生到這種地步,「反分工」已成定局。如果說過去40年來的分工把通脹成功的壓下去,未來一段時間的「反分工」,必然會導致通脹惡化,特別是現在的利率,處於40年來的最低位置,就算未來聯儲局每次議息都加息半厘,都沒可能把通脹壓下來,王弼敢說,經濟不陷入衰退硬著陸,通脹就不可能降下來。

  事已至此,聯儲局無論做什麼,已經太遲,若此時大幅加息,金融體系承受不了,資產市場大跌,拖累實體經濟後引發衰退;若不加息,則原材料和工資上漲蠶食企業盈利,同時削弱消費者開支,亦會引發衰退。上周美國二年期和十年期國債孳息出現倒掛,原因是市場已預見兩年後經濟會出現衰退,聯儲局需要減息救市。王弼認為不用等兩年,以目前通脹上升的速度,需求毀滅(Demand Destruction)引發的經濟衰退似會在一年內發生。因此,除了像本欄上周提議增加現金比例之餘,投資者也可以考慮投資長年期的美國國債,王弼投資長債的方法,是逢低Sell TLT (20年+美國債ETF)Put,TLT在130美元水平有支持,並呈築底的型態,投資者可按上述發展自行計劃Sell Put策略。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