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美國公佈通脹數據,CPI按年增幅達7.5%,為40年來最高,當日美股早段因消息下跌,可是很快便反彈,代表中小企業的羅素2000指數甚至錄1%的升幅,可是到歐洲收市後,美股便迅速下跌,標普500指數跌83點,達1.8%,整日高低位逾100點,翌日,美股因烏克蘭局勢緊張,又來個高開低收,標指全天波幅再次逾100點。美股波幅因通脹和地緣政治而擴大,看來越來越難炒,但若在資產配置上早有準備,例如本欄再三提出透過買石油股對沖通脹和地緣政治風險,讀者若嫌高沒有跟,也可考慮買入銀行股,由年初至今應該可輕鬆跑贏大市。另外,配合期權策略,例如過去一段時間,美股多日呈高開低收格局,王弼就在早段Sell 末日Covered Call,尾段Sell末日Put,也獲不錯的回報。
有讀者問,美國通脹40年新高,股災是否快來臨?其實個別股份的股災早已出現,臉書(FB)單日跌25%,PayPal(PYPL)由310美元跌至115美元,去年熱炒股半新股Roblox(RBLX)由高位141.6美元跌至53.6美元,Zoom(ZM)由高位451.7美元跌至134.7美元,老實說,王弼認為後兩者翻身無望,有機會步千禧科網狂潮的前輩後塵,最終會被賤價收購或消失。許多科技公司的失敗,並非因通脹所致,而是回歸基本步,不賺錢連連虧蝕的公司,始終會失敗,只是當息率低企的時候,熱錢綿綿不絕讓這些公司燒錢,掩蓋了許多科網企業經營不善的真相。
美股特別是納指的調整還一段路,是因為科網股中實在太多沒指望盈利的企業,這些瘀血被清除後,納指才可以重新上路,可是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2022年因納指的拖累,美股很難被看好。
不過,一些有穩定盈利增長的藍籌股和科網股,縱使在高通脹的環境下,可以把高成本轉嫁,例如谷歌(GOOG)和FB,可能會吸引到更多企業把廣告資源從舊傳媒轉投到它們身上,企業需要的雲端服務,也不易從亞馬遜(AMZN)或微軟(MSFT)抽走,銀行的息差收入會因加息而增加。當然,一些議價能力較低的企業,通脹會影響股價,但道指成份股內的大藍籌,不少是壟斷企業,抗通脹的能力較佳,因此,本年道指和標指,應會大幅跑贏納指,王弼預期,第二季完結前,能源股仍是首選,銀行股次之,進取的投資者,則可嘗試撈底買FB博反彈。像本欄早前建議,把能源股豐厚的盈利低撈FB,是不錯的策略。
另一個季節性的投資策略,是歐美各國按疫情發展,漸漸解封,碰上春回大地,人民由摩拳擦掌準備暑假外遊,因此王弼才說,石油股會於第二季受惠,同時受惠的應該是旅遊業,租車公司Hertz(HTZ)因近期大市拖累下跌,如回落到1月低位18美元水平,可考慮建立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