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衝突升溫,美股經歷了動盪的一星期,但最後三大指數收復了再上一周的大部份失地,道瓊斯指數升1.56%、納斯達克指數升2.14%、標普500指數升1.7%,和10月3日的收市價計,三大指數的跌幅不足1%。
上星期爆出許多消息,令分析變得複雜。首先,有評論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示弱(TACO),中國在稀土外交佔據有利地位,擁有稀土的壟斷,美國必然在關稅政策上屈服,但以此解釋美股反彈則非常奇怪。王弼認為,正如蘇聯在1949年成功試爆原子彈一樣,美蘇各自擁有摧毀世界的武器,世界才能在如履薄冰之下維持和平。中國現在有稀土這武器在手,也如當年蘇聯擁有核武一樣,互相有效制衡下,世界才能長期維持和平,這才是解釋美國在稀土供應碰壁下美股仍能反彈的原因。
另一個令美股波動的原因,是市場又突然爆出美國地區銀行的流動性危機。其實自疫情後大規模出現在家工作的文化,網購和Zoom等科技的普及,商業樓宇的空置率大幅飆升,王弼已注視全球銀行業何時會出現大規模撇帳,香港在這方面成為全球的領先指標,美國銀行「他朝君體也相同」而已,有銀行爆煲並不意外,目前要留意的是地區銀行的流動性問題,會否連累一兩家全國性大型銀行,會否發展成2023年3月矽谷銀行的爆雷事件,引發整個金融業的重新估值。然而,這會是吸納優質金融股的時機,本欄曾於於2023年以標題《趁運通無理捱沽開倉》提及美國運通(AXP),當時股價曾跌至145美元水平,可惜在二百多美元就止賺,一直想買回也買不到,4月初貿易戰時也是一個機會,可惜當時忙著一注獨贏Alphabet(GOOG)和吸納其他如甲骨文(ORCL)、LYFT等科技股,忽略了AXP這間Great Company,為什麼AXP是一隻可以長期持有的好股呢?有用AXP信用卡的讀者,你們知道嗎?
至於上周提及的亞馬遜(AMZN),本星期反彈乏力,未隨大市收復失地,不過正是這樣,給予王弼加倉的機會,當然面對貿易戰的威脅,短期股價不會有好表現,加倉亦不用過於急進。不過,當跟其他人談論AMZN的長期發展,大都表示樂觀,也有信心AMZN會是AI的贏家,可是他們見股價短期難以大升便買不落手。曾幾何時(其實只是幾個月前),市場也不是這樣看待GOOG?GOOG在140美元大平賣不去買,現在250美元又恐慌性的買入,上星期四更破頂創出257.58美元的新高,這種行為確實奇怪。
金價突破4350美元,一周上升逾300美元,有人認為拋物線上升不太合理,終於在極度超買下調整,跌回4250美元收市。本欄早在10年前就建議投資者應有紀律地把約10%的資產放在黃金,因為從人類歷史上看,
黃金對紙幣的大升是歷史的必然,問題是何時發生。至於升值的幅度,建議讀者多看歷史,但若說黃金的升值速度離譜,比特幣的升幅難道不離譜嗎?王弼不是說黃金會升到每盎司10萬美元,也許可以,但大多數不會在新世界大戰爆發前發生,只是想拋出疑問,為何比特幣可以的,黃金不能?有時候,我們對事情的預測,是否被自己的想像力限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