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715    回應:0

美股存調整風險 「信仰股」避之則吉

王弼

獅子山學會前主席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
fb.com/buytillsuspension

  上星期五,美股因總統特朗普聲言向盟友加拿大開徵35%關稅而調整,白左傳媒大造文章,但只要對美加墨貿易協議(USCMA)有一點認識的,都知道大量由加拿大出口到美國的製品被USMCA涵蓋而獲關稅豁免,真正受35%關稅打擊的貨量其實很少,但特朗普為何仍要大力打擊呢?其實每當侵叔要打25%以上的關稅時,主因必然是跟國家安全和打擊洗產地有關。許多人說侵叔的政策難以預測,其實不然,特別是關稅政策,一早已在去年11月由經濟顧問Stephen Miran向全世界發表,關稅一定要徵,但必然是循序漸進的加徵,而參考的案例,是以2018年時向中國開徵關稅為藍本,當時對一系列貨品開徵25%的關稅,之後數年的數據顯示,關稅並未令貿易量大幅收縮,也沒有引起通脹。因此,侵叔和Miran得出結論,若今次美國向全世界開徵10-25%的關稅,也應該有相類似的結果。至於一些國家被加徵超過25%的關稅,原因是親疏有別,盟友一般都是10-25%,因此就算是日本和韓國,因其對美國有大額貿易盈餘,會被徵收上限的25%,如英國對美國有貿易逆差的,便徵下限的10%。越南只被徵20%,因擁地區戰略價值,已被視為盟友,但洗產地貨品則不會被放過而被徵40%,巴西屬金磚國家,總統盧拉由於是左翼,不算是盟友,因此侵叔威脅開徵50%關稅。侵叔對待中國的處理手法最為小心,2018年開徵了25%的關稅,經過多年市場已經消化,在此基礎上再加30%,加起來就變成美國官方口中的55%(但未獲中方的確認),因此在新一輪加徵關稅的幅度,中國的30%額外關稅,其實不比其他非美國盟友國如緬甸寮國等高。簡單地說,侵叔對各國的關稅水平,盟友就是10-25%,非盟友25-55%,若盟友牽涉洗產地,就會對該等貨品開徵25-55%的關稅(如加拿大的個案),完全有跡可尋。王弼說侵叔的關稅政策可以被解釋,並非認同他,作為奧國經濟學人,一定反對任何關稅,只是嘗試以「犯罪心理學」來分析侵叔的行為。作為手無寸鐵的平民(美國和瑞士人例外,他們是世上少有國家在憲法下可以「揸鐵」的刁民),我們不能改變政府的政策,但只要了解侵叔的「犯罪心理」,便能夠解釋美股在受新一輪的關稅困擾下仍維持高企,從而制定未來的投資策略。

  目前美股未受4月時所遭遇的大幅拋售,是由於市場漸漸相信,美國對主要經濟體額外開徵的10-30%(雖然以美國的官方說法,中國被徵55%關稅,但正如上述,55%的關稅水平是於2018年的基礎再加30%),是大部份國家都能承受的水平。當然,市場仍有不少人認為,關稅會刺激通脹,但兩個月來公佈的數據,並未顯示通脹大幅升溫的跡象,而是不溫不火的2-2.5%,就業方面,非農新增職位為14.6萬份,也是不溫不火,屬華爾街最喜愛的金髮美女(Goldilocks)範圍,如此,美股雖然於周五調整,但全星期納指仍能平收,最差的道指也只是跌了1%。當然,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上周齊創歷史新高,科網巨企如英偉達(NVDA)和甲骨文(ORCL)已由4月低位升了約一倍,趁侵叔重提關稅作獲利回吐的藉口,並不教人意外。

  另有分析指,美股存大瀉的隱憂,由於目前借孖展的投資者數量為歷史上之最,達5560億美元,相對之下,科網1.0狂潮時的孖展量只屬小兒科。然而,25年間,美國經濟和美股總市值也上升了3-4倍,總孖展額倍升也不令人意外。不過,美股與環球股市確實出現過度樂觀的情緒,CNN貪婪與恐慌指數又進入了極度貪婪的範圍,因此,投資者若仍想持貨,合理估值便非常重要,特斯拉(TSLA)一類純粹靠信仰支持的股票便要非常小心處理,雖然信徒眾多,但年初至今仍跌23%。至於估值合理的如Alphabet(GOOG),年初至今也跌了4.8%,但4月時低位也有142美元,較高位下跌約3成,沒有像TSLA般被腰斬。GOOG在無人駕駛、搜尋器、串流視頻、雲端服務、人工智能、量子電腦,都具市場領導地位,不是只有空談,而是實實在在的做了出來,只是最近受反壟斷法困擾,股價被壓住,目前市值2萬億美元,是TSLA的一倍,但純利是TSLA的14倍、NVDA的1.4倍,也高於其餘美股七雄,2024年在盈利方面是七雄以至全美國之冠。要變身追上NVDA的4萬億美元市值,不難在三五年內完成。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