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8286    回應:0

美M2增長仍溫和 不應對通脹過慮

王弼

獅子山學會前主席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
fb.com/buytillsuspension

  在經過約一個月的震盪,美股似站穩陣腳,早前公佈的非農就業數據異常強勁,短暫令市場放棄了聯儲局繼續減息的幻想,但其後公佈的PPI和CPI一系列數據,並沒有跡象顯示通脹迅速反彈,而是維持在3%的水平。正如經濟學家佛利民說,通脹無論在任何地方,永遠都是貨幣現象,因新冠疫情,全球主要央行在2021年瘋狂印鈔,令美國M2的年增長年率高達26.7%,通脹於是在一年後飆升。其後聯儲局緊急加息並縮表壓通脹,令M2曾於2023年間出現負增長,雖然通脹開始回落,但M2下跌太快,引發銀行危機,矽谷銀行倒閉,聯儲局立刻轉軚,M2止跌回升,經過差不多2年的時間,M2年增長由2023年4月的-4.7%,升到2024年11月的3.7%,但從絕對值來說,比起長期平均值的6.9%,仍屬偏低,但早前市場對通脹極度憂慮,令美30年期國庫孳息率升破5厘,王弼認為是反應過大。因此,只要是M2不是長時間超出6.9%的歷史平均值,CPI便應持續地向2%的目標進發,當中可能會有進三步退兩步的情況,但達到目標只是時間問題,換言之,美長債息在未來可見的時間,應呈上落市而已。

  上周五有消息流出,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特朗普通電,被市場解讀為中美關係破冰,恆指夜期升逾400點,有讀者即時詢問,美股較港股估值高出許多,是否應趁機高賣低買轉戰港股。如果只說投資股票不談賭博,企業的盈利增長前景對股價最為重要。哪個市場的企業家拼命想方法在顧客身上榨取收入(即頻頻加價),哪個市場的企業家在拼命生產卻不怎麼賺錢,哪個國家的科技是全人類都要使用(因為有壟斷地位),有強大的定價能力,哪個國家的企業家卻被政府朝令夕改的政策搞得焦頭爛額,該投資哪個市場,答案呼之欲出。

  雖說美股股值高企,但美股七雄中的英偉達(NVDA)、谷歌(GOOG)、亞馬遜(AMZN)和微軟(MSFT),估值尚算合理,可以長期持有,前景最黯淡的首選蘋果(AAPL),正如朱克伯格形容,AAPL缺乏創意,更受中國市場銷售疲弱拖累,至於META和特斯拉(TSLA)則賭博味甚濃。

  上述熱門之選,市面已有許多評論,用不著本欄多說,至於上星期的冷門之選優步(UBER),年初至今升了11.6%,不少分析指會遭TSLA和Waymo(GOOG旗下項目)的Robotaxi 淘汰,王弼覺得是多慮,因為Waymo(TSLA在這方面的進展比Waymo更慢)最少還要花數年時間才能跟UBER作有意義的競爭,而UBER卻能把握這幾年時間繼續擴充佔據龍頭地位,其營運和載客的大數據,是TSLA和Waymo不能比擬的,最近又宣佈和NVDA合作發展無人駕駛技術,現階段便說TSLA和Waymo能勝出競賽,實在言之尚早,情況有如幾年前,本欄看好Spotify(SPOT)在串流音樂服務會戰勝財雄勢大的Apple Music一樣。王弼擔心的,反而是政府會否介入UBER與司機間的關係,迫其把外判變成勞資關係,大大推高成本。另外,TSLA或Waymo以至AMZN會否收購UBER的競爭對手LYFT以獲得營運數據也是關鍵。在上述巨無霸的夾擊下,擴大市場佔有率是分秒必爭的事情,UBER在2月初會公佈第四季和全年業績,收入和盈利是否維持高速增成為關鍵。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