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4621    回應:16

顯責任擔當 吸高端人才 引國際資本

蔡志忠

亞洲地產創辦人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榮譽會長及常務顧問
香港東區工商業聯會首席會長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今年2025年《施政報告》,筆者形容是一份非常全面的報告,彰顯未來執政者的責任與擔當。特首李家超在出席問答大會時表現從容,回答問題精準專業。施政報告聚焦經濟民生,房屋政策穩中求進,北部都會區發展更是重中之重。筆者欣賞特首李家超銳意改革的決心,他形容為香港未來發展心急如焚,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自己親自出任主席,委員會還包含三個工作組,由司長級領導工作小組,分別負責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大學城籌劃及建設,以及規劃及發展等工作。

  《施政報告》中亦提出成立「AI效能提升組」和「社會高齡化對策工作組」,分別負責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及應對社會老齡化挑戰。更特別成立「部門首長責任制」,這一責任制旨在系統化、制度化部門首長的責任擔當,確保他們對部門運作負主要責任。筆者認為這個問責機制非常重要,某些部門確實存在監管不力甚至嚴重失職的情況,例如香港商廈或商場的管理費每呎高達8至10元,就是因為商用電梯、冷氣系統等的保養及維修出現寡頭壟斷,引致收費普遍出現濫收或亂收現象,因此產生巨額冷管費,嚴重影響香港營商環境,這一醜聞其實已衆所周知,政府相關部門有疏忽監管之嫌,的確須負很大責任。

  房屋政策方面,《施政報告》中並無如坊間預期般推出「購房通」,或減免600萬元以下物業的買樓印花稅,其實這些早在筆者預料之中,近年大量資金湧入香港,細價樓暫時並沒有迫切需要內地資金來作支撐,沒必要再減細碼印花稅來刺激交投。反倒是豪宅及工商舖的大碼市場形勢較為嚴峻,應當減少這部份大碼物業的印花稅,如從4.25%減至3.75%,便能更加刺激物業交投,豪宅及工商舖成交增加,政府的印花稅收入能夠「因減得加」,一方面能增加港府庫房收入,另一方面幫助香港經濟復甦。

增加資助房屋 減息有利樓市

  關於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容許申請人在香港購買住宅物業的投資門檻由5,000萬港元下調至3,000萬港元,提升海外資金流入豪宅及高端物業,有利推動豪宅市場需求;同時也調高申請人可投資工商舖的金額由1,000萬增加至1,500萬元,這個加幅亦對較為疲弱的工商物業市場有提振作用。此外,政府極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非本地生以自費方式留學香港的非資助學額獲准增加。由2026/27學年起,每所資助專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費就學人數上限,由相當於本地學額數目的40%增至50%,預期非本地生高達9萬多人;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的超額收生自資學額上限,亦由100%增至120%。香港成為亞洲教育中心樞紐,將為本港帶來極大商機。

  至於公營房屋及資助房屋政策方面,正如筆者多年來的提倡,增加資助房屋比例,讓更多人上車置業,擁有自己物業便更有歸屬感。施政報告中加大白居二(白表居屋第二市場)配額,由7000個增加1000個,並將白表配額比例由40:60調整至50:50,這是很好的做法,有利更多公屋租戶置業,以及騰出原有公屋讓資源可以流轉。新一期居屋及綠置居的轉讓限制期由15年降至10年,也更能鼓勵基層市民向上流動。總結來說,施政報告側重增加公營及資助房屋供應,優化北部都會區發展流程及土地供應,加強吸引國際資本投資高端物業,這些措施共同利好香港整體地產市場。

  美聯儲終於減息0.25釐,香港銀行隨即適當地作出相應行動。預期今年年底之前仍有2次減息機會,明年也會再減息1至2次,減息周期來臨,樓市能否衝出重圍?很明顯,減息吸引資金流入樓市,低息環境使定期存款回報下降,資金尋求更高收益,房地產作為重要資產吸引力上升,帶動投資性需求,支持樓價穩定和復甦。香港金融股市如日中天,恆生指數今年至今升幅高達3成,另一邊廂的工商舖價格卻跌幅過大,形成強烈對比,也正吸引不少投資者的目光,這些資金正在醞釀趁低吸納。中小物業已開始見底回升,物業市場是互相帶動的市場,所謂一環扣一環,價格落後的豪宅及工商舖市場,也將撥開雲霧見青天。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2. 正確 2025-09-22 15:03:36
絕對同意!

筆者認為這個問責機制非常重要,某些部門確實存在監管不力甚至嚴重失職的情況,例如香港商廈或商場的管理費每呎高達8至10元,就是因為商用電梯、冷氣系統等的保養及維修出現寡頭壟斷,引致收費普遍出現濫收或亂收現象,因此產生巨額冷管費,嚴重影響香港營商環境,這一醜聞其實已衆所周知,政府相關部門有疏忽監管之嫌,的確須負很大責任。
3. 上車市民 2025-09-22 15:15:30
施政報告冇咩驚喜,也冇咩失望,樓市有見底跡象就好,新樓咁好賣,慢慢好返.
4. 東風 2025-09-22 17:39:03
樓價上升係趨勢,筍盤賣得快,市場買少見少,有啲業主反價,
中小型新樓有大量成交.資金回籠幾快,唔好學果啲所謂兼職教授,亂唱衰香港.
5. 大彊 2025-09-22 18:25:02
一個葉退休教授,一個仲量行啊曾,兩個日日唱跌香港樓價,搏到好多出位機會.
6. Zeitgeist 2025-09-23 14:11:25
今次大鑊了,BNOer遇上了 可能成為英國下任首相Nigel Farage的大規模遣返政策,佢提議英國人優先,將大改BNOer的福利和入英籍的要求.
BNOer的回流潮要注意啊!

https://youtu.be/0HBpawv5ly0?si=VD3FJE4xtW5ATLos
8. 唔咸唔淡 2025-09-23 18:10:36
大風球唔多似,掛8 號幾個鍾了都唔覺.
9. 又輸 2025-09-23 23:19:00
由慕詩國際(Moiselle)(0130)主席及行政總裁陳欽杰(慕詩陳)持有的上環中遠大廈23樓全層單位,早於2021年11月以意向價約5.52億元推出招標。不過該全層甲級寫字樓直至近月落實以2.2億元沽出,較約4年前叫價大幅低約60%。而是次成交呎價低見約11,141元,創大廈過去15年新低水平。至於接貨新買家為中科健康國際(香港)有限公司。

原文網址: 「慕詩陳」2.2億沽中遠大廈 呎價1.1萬創15年新低 中科健康承接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7875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終還終心
14. 好淡爭持 2025-09-25 14:13:48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CCL   ............. 好淡爭持局面.......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CCL
本週公佈
139.39
較上週
 0.47%
較上月
 1.08%
每週五公佈 – 最新2025/09/19公佈,反映2025/09/08至2025/09/14(預計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時段)的二手私人住宅樓價。一般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14日內簽署正式買賣合約
15. 炒家又仆 2025-09-25 19:28:58

滙豐控股據報要求恒生銀行清理香港房地產市場不良貸款。

彭博報道,滙控以尋常的舉措直接推動旗下恒生銀行出售不良房地產債務組合,反映憂慮香港房地產行業。報道指出,約兩個月前滙豐指示駐倫敦的全球首席企業信貸部主管及特別信貸部門負責人,確保恒生啟動出售程序。報道指出,恒生銀行出售一系列總值超過30億美元的房地產抵押貸款組合,目前處於初期階段。早前有傳恒生銀行計劃出售逾78億元房地產抵押貸款組合,涉及英皇國際及大鴻輝興業資產。

17. 見人XX最開心? 2025-09-26 12:07:58
6樓,跟車太貼,立場行先。
人到走左,你唔抵得?
既然你覺得佢地敗走,何足掛齒?
18. 減息樓價跌 2025-09-26 13:46:17
但係明年息口減2次後, 過一段短時間, 又會加息.....咁樓價又會點呢?
19. 正常 2025-09-26 14:06:56
呢個網站評論中,ADMIN唔肯出樓市正面報導,幾次都消除正常嘅評論,專門報導負面嘢.
如果再咁樣落去,會投訴科一行政部.
20. 升咗 2025-09-26 14:34:49
9樓,小巴大王賣咗中環中心每呎$21800,1個幾月貴咗7成,又唔見你講?
21. 作儲備 2025-09-26 15:36:03

市場消息指出,已荒廢約48年的荃灣低密度大型貨倉「美港貨倉」(又稱「紅磚屋」),近日由發展商億京以約4.76億港元成功承接。該貨倉今年中由接管人推出市場放售,當時意向價為5億元,是次成交價略低於意向價。以物業總樓面面積約18.34萬平方呎計算,平均成交呎價約為2,586元。

22. 留給有 2025-09-27 14:13:14
目前,投資市場留給有實力的人........

市場消息指出,已荒廢約48年的荃灣低密度大型貨倉「美港貨倉」(又稱「紅磚屋」),近日由發展商億京以約4.76億港元成功承接。

23. To20 2025-09-28 03:13:10
咪又係蝕,好景做咩咁早放呀,升硬做咩唔等到三萬蚊尺先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