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2552    回應:11

經濟數據雖向好 營商成本要控制

蔡志忠

亞洲地產創辦人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榮譽會長及常務顧問
香港東區工商業聯會首席會長

  近日香港經濟數據錄得不錯表現,樓市負資產數字出現明顯回落。首先,金融管理局公布,今年第2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3.78萬宗,對比首季錄得的40,741宗,按季減少2935宗,相當於逾7%,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涉及金額,由第1季末的2059億元,降至第2季末的1902億元。這是一個很好的兆頭,負資產的大幅減少,代表樓價向上趨勢明顯,樓價指數很快會出現顯著升幅。這也是見底的信號,而這個底是U型橫行的底,需要一段時間打造鞏固,越打造得久就越堅固,將來的反彈力就越強。

  其次,本港第二季經濟增長預估數字按年增長3.1%,相比上季輕微增加0.1個百分點,主要是受惠於出口表現強勁及本地需求改善。 政府發言人表示,外部需求表現強韌,加上美國關稅措施暫時有所緩和,帶動「搶出口」效應。筆者對這樣的表現相當滿意,3.1%的增長相較於其他歐美國家來說,應該是跑贏的。至於下半年本港經濟增長能否持續向好,相信美國最遲9月份啟動減息步伐,金融市場持續蓬勃興旺,加上樓市開始向好,下半年經濟仍然會有好的表現。

負資產大幅減少   樓市呈向上趨勢

  此外,政府數字顯示,6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01億元,按年升0.7%。繼5月份連續兩個月錄得上升,打破長期以來銷貨價值不斷下跌的態勢。很明顯,各類人才和外地學生湧入本港,工作、讀書等生活配套需求增加,直接帶來消費商機;樓市好轉,也增強本地消費信心,7月份訪港旅客增加12%,消費市場自然也會有所上升;加上持續「搶飛」的大型演唱會,以及超越5萬人入場觀看的體育盛事等,真正發揮了香港盛事經濟的功能,為香港經濟帶來更多動力。

  好事接二連三,為何仍然有這麼多高唱樓市大跌的聲音?那是因爲香港是多元的城市,容納不同聲音,近年移民海外(尤其是英國)的港人,總是喜歡在網上大唱香港樓股大跌,某些投資者被Call loan或申請破產等,不少人更是為了表示看淡後市,身體力行賣掉香港資產,移居國外,加入長期唱跌香港行列。人各有志,筆者尊重大家的決定,只是認為別總是以移民者的心態,來對市場過份表達自己的意願,為了展示他國生活得更好,就罔顧事實唱衰香港。外界的眼睛是雪亮的,那裏生活得更好大家心中有數,在此,也祝移民他國的人士好運。

管理費貴得驚人   嚴重影響競爭力

  看事物要一分爲二,香港當然也有她的缺點,從競爭力和營商環境來說,金融產業和新興經濟倍受寵愛,但是傳統行業卻備受冷落。比如,香港商場和寫字樓的冷管費過高,動不動就是每呎8-10元,相等於其他大城市的租金,貴得驚人;某些部門申請入則改造工程批核緩慢,舊式大廈用新的法例去強制執行,執法時應該嚴謹的寛鬆處理,應該寬鬆的卻過於嚴謹;近期政府推出商廈改裝學生宿舍,構思正確但改裝條件過嚴,工程費用龐大會窒礙申請者。有關當局必須正視這些問題,成立專責小組,監管相關部門的工作效率,也監管壟斷或寡頭壟斷行業,例如電梯公司、冷氣系統公司等,嚴禁出現保養維修工程濫收甚至虛假收費行為,否則各項成本急增,光是管理費每呎就徵收8-10元,將長期受到國際笑話,也令香港的營商成本變得越來越高,長遠失去競爭力。

  回說香港近年產業轉型,傳統行業苦苦支撐,新興市場得天獨厚。近年出現人口大遷徙,是幾十年來最大型的人群交換,不光是人口在轉移,物業的業主也在交替更新,有幾十萬人移民離開,當中就有看淡後市而沽樓離場的業主,估計也有數萬名。然而「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香港依然有她非凡的魅力。近年土地註冊處多了許多普通話拼音的買家,證明新移民買樓個案越來越多。據悉最近有幾十萬名來港工作的人才,正在等待「購房通」計劃,港府正與中央機構研究在合適範圍內,更便利內地來港人才調動資金來港購房。假如一旦開了綠燈,香港立即多了幾萬個買家,對香港中小型物業起了十分提振的作用。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正確 2025-08-04 12:06:52
蔡老闆文章邁到題,香港管理貴超貴.
2. 正確 2025-08-04 12:10:16

完全同意電梯公司需要監管! 每年投訴幾千宗,


 "看事物要一分爲二,香港當然也有她的缺點,從競爭力和營商環境來說,金融產業和新興經濟倍受寵愛,但是傳統行業卻備受冷落。比如,香港商場和寫字樓的冷管費過高,動不動就是每呎8-10元,相等於其他大城市的租金,貴得驚人;某些部門申請入則改造工程批核緩慢,舊式大廈用新的法例去強制執行,執法時應該嚴謹的寛鬆處理,應該寬鬆的卻過於嚴謹;近期政府推出商廈改裝學生宿舍,構思正確但改裝條件過嚴,工程費用龐大會窒礙申請者。有關當局必須正視這些問題,成立專責小組,監管相關部門的工作效率,也監管壟斷或寡頭壟斷行業,例如電梯公司、冷氣系統公司等,嚴禁出現保養維修工程濫收甚至虛假收費行為,否則各項成本急增,光是管理費每呎就徵收8-10元,將長期受到國際笑話,也令香港的營商成本變得越來越高,長遠失去競爭力。"


3. 講得啱 2025-08-04 14:54:53
8-10元一呎管理費,講笑啦.
4. 雲在青天水在瓶 2025-08-04 15:04:43
周五中原指數見138.84,創出今年以來的最高位,下半年出現反彈的預期,基本上可以確認。反彈開始了,那麼下一個問題,反彈的目標是多少?是之前講的147?答案是否定的,147過於保守,它只是中途站,幅度過小,不足以令好友在市場發出轉勢的聲音。

先記錄一下中原指數幾個重要的數值:
1)2021年8月之高點191.34。
2)2022年12月之前浪底156.37。
3)2025年3月本次浪底134.89。

以高位191.34至低點134.89的最少0.382倍反彈計算,本次反彈浪可至156.45。而這個計算結果,與前浪底156.37吻合。即符合圖表分析的準則之一,反彈力度至前浪底。也就是說,以本周數值138.84為起點,本次反彈有近13%的升幅。

那麼,接下來市場上會有什麼反應和表現?
- 首先,傳媒和地產代理會高唱樓市見底回升,鼓勵大家入市。
- 其次,由於政府已取消所有樓市限制政策,市場上炒賣活動將重新活躍,摸貨不再是個案,而是常態。
- 第三,反彈市會令不少未經歷過香港驚濤駭浪的新香港人,以及有撈底心態的舊香港人,在預期樓市見底回升的心態下,蜂擁入場。
6. 大彊 2025-08-04 17:49:01
雲兄好文章好見解.
7. 雲兄轉軚 2025-08-04 17:52:03
年初仍睇要跌一半,宜家轉軚?

34. 雲在青天水在瓶  2025-01-23 15:47:52

香港樓市的升跌,具有客觀規律性。即如我多年前所講的,聯繫匯率制度,是香港樓市升跌的根本原因。基於這個邏輯性,我準確判斷了08年金融危機後樓市的大牛,以及現在我們所經歷的大熊。

 

牛市的特性是不翻數倍不痛快,

熊市的特點是不折半價不罷休。

 

所以,我的建議是應參考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不投資、少消費、莫試底!

8. 動力不足 2025-08-04 19:35:17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CCL

本週公佈
138.84
較上週
 0.78%
較上月
 1.67%
每週五公佈 – 最新2025/08/01公佈,反映2025/07/21至2025/07/27(預計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時段)的二手私人住宅樓價。一般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14日內簽署正式買賣合約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CCL......???  目前,等待反彈,但是,動力不足......


10. 雲在青天水在瓶 2025-08-04 23:19:55
7樓

熊市B浪反彈,目標156左右。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11. 跌完升 2025-08-05 01:32:05
揩數明顯上升,樓價梗係可以企穩.
14. Z 2025-08-06 11:24:31
管理費貴,不得其所值。

物管生意,好像是免除責任的包租公。

沒有政府介入,指望管理公司時刻把關開支,與時並進,大量增加科技管理,缩减開支和人手,減輕業主負擔?真是門都沒有。

15. 形勢好 2025-08-06 23:08:34
雲兄實事求是,見底就講見底,樓價冇得再跌,錢多利息少.
蔡生都好準,之前保守,宜家睇好,講得非常好,有實力同眼光,難怪屹立不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