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上海、北京、廣州、新加坡等城市發展比香港快,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做決策的人很少,只要做決策的人夠膽、夠狠,發展速度一定比較快。香港,就不提也罷。
就算做生意,都會有這種情況,明明一件很正常的商業交易,但只要參與討論的人數一多,成事的機會就會減少,因為,條件愈傾愈緊,最後可能會告吹。
我試舉一例,很多網友都知道我是做租務生意,有一次,有一間外國公司有興趣租我們近萬呎的甲級寫字樓,涉及租金超過50萬,我必定小心行事,派了兩名得力助手,並向他們指出底線在哪裡,超越底線才向我報告,否則,可直接簽臨時合約,這些事,我們的同事都已駕輕就熟,在既定範圍內,很少甩拖。
他們在開會前首先向我講一件事,就是對方有多少人,愈多人愈「棹忌」。當日,對方有五個人,我的同事依照往日一樣,只是與最話得事的人對話,但當日似乎沒有一個重心人物,不過,最後都傾妥,突然間,對方有一位同事提出在租出單位內建一個私人洗手間,理由是他們的老闆是外國人,不喜歡用公用衛生間,我們的同事說,大廈除公用衛生間外,亦有高級職員衛生間,但是該人不接受,堅持要私人衛生間,就這樣,合約在臨簽前一刻被卡住了。
同事打電話給我,我說,我知道人多口亂,那些沒有料的人經常提出一些無厘頭要求,你說他錯又不能,他亦是為公司,為老闆著想。於是叫同事取了對方老闆的電話,就打長途電話給他,我問,鬼佬,你是不是要一個私人衛生間,若果是真的,你應該一開始便要求,甚至在租樓的時候列在你的條件上,佢答:我冇一定要,不過有當然是最好。我問﹕這樣他們可以簽約未?佢答:可以。電聯時間不超過兩分鐘,便將一件可能甩拖的事辦妥。
我見到C.Y.房屋政策組有15個人,心裡打了個突,因為人愈多,制定的條件愈多,最後演變成愈亂,愈緊。你說,15人之中有沒有人夠膽叫放寬按揭,取消SSD,當然一個也沒有,但15人之中,一定會有人提出收緊其他法例,例如禁止樓宇買賣、租管、增值稅,愈講愈辣,愈收愈緊,但你不能夠說他們錯,他們的政策確實有效,不過副作用亦不少。
寫到這裡,見有一本三國演義,隨手翻一翻,講到曹操起兵,欲佔江東,孫權手上文武百官有人話打,有人話不打,連孔明舌戰群儒亦講不出一個結果來。最後,孫權話「打」,就開打,就有赤壁之戰,決策的人愈少成效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