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位熱賣 ─ 幻象背後的真相

湯文亮博士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較早前我寫了一篇關於車位文章,但礙於合約,要在今日才能夠在網上發放,但我見仲達已經寫了兩篇關於車位,於是我先讀一讀,若果有雷同,我就不放上網。不過,從仲達兄回應中,我發覺大家未能掌握車位買賣,只有一些數據,我或者會寫幾篇關於車位文章,待大家可作參考。

車位熱賣 ─ 幻象背後的真相

  香港車位突然熱賣,甚至變成國際新聞,上星期CNN找我做一個關於車位的節目,我對他們說,我已經沒有投資車位很久,可能幫不到忙,但是他們盛情難卻,於是做了一次訪問。

  說到底,我亦要表現一些專業精神,不能在鏡頭面前吹噓一番便算,CNN國際性廣播,一定要小心一點,做一些功課,決心找出今次車位熱賣的真相,究竟是真實抑或是幻象。

  在接受訪問當日,有投資者大手向地產商買入一批車位,隨即嗌高20%轉讓,報章的定位似是將嗌價變成作成交價,使人誤會炒家一轉手便賺20%,或者車位立即被炒高20%,報導令政府很難下台,有官員表示若車位繼續炒賣,便會推出相關措施,其實今次事件,只不過是幻象。

  真相就是地產商若果可以賣給住戶,點解要多一重轉折,先賣給炒家,然後由炒家加上溢價再賣給住戶,相信地產商已經盡了能力賣給住戶,不過,反應可能不大好,始終未能夠全數沽出,甚至租用的人亦不多,所以他們趁此機會,將車位售予炒家。

  當炒家接貨後,加價20%出售,加幅尚算輕微,但要全數出售可能性不會很大,估計最多只能出售20至25%,餘下的便是貨尾,在數學上炒家是賺了錢,但實際是炒賺了少少錢,但有一大堆貨尾。今次交易,誰是贏家?地產商根本知道底牌才出價,接手的炒家當然是輸家,這就是真相。

  不過,真相可能不只一個,有報導指西九豪宅群的車位熱賣,近200萬一個車位,差不多全數沽清。地產商今次的做法印證我的說法,若果地產商能夠賣給住戶,點解要先賣給炒家,除了讓炒家賺一筆外,分分鐘惹上官非。今次熱賣的車位尚有一個條件,就是每戶限買一個,這個限制亦是人類的弱點,愈限制就愈令人有興趣購買。今次熱賣,地產商是做足功課。

  今次熱賣的真相就是熱賣,冇花冇假的熱賣,其實,這一區的豪宅群已經升值不少,若果當初地產商有意開價每個80萬元,到今日以每個200萬元出售,其實與樓價升幅差不多。那些業主見樓價已有大幅升值,再以高價買多一個車位亦只不過是錦上添花,況且,一個豪宅沒有自己的車位始終是美中不足。

  今次的訪問,發覺車位的呎價仍然不及豪宅,每個車位面積約160呎,以每個200萬計算,即平均呎價12,500元。其實又不是不驚人,因為車位是實用面積,而車場樓層要用很多面積作行車通道,車位實用率很低。不過,車位並不需要計算在地積比率,這是政府給予地產商禮物,價值不菲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