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曾俊華說辣招見效,樓價現已企穩,亦有一些低價成交。財爺說的時候一面躊躇滿志,但我覺得,在如此高壓手段樓市才下跌些少,就算勝,都是慘勝,但我不認為這是勝利,主要原因就是低價成交量太少。
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政府官員三番四次要將樓價壓下去,雖然大家都認為政府是遷就那些未上車的人士,但我認為事有蹺蹊,為那一小撮人而將樓市攪到天翻地覆,似乎不值,他日經濟下滑,香港失業率攀升,財赤重現,樓價不振,況且那批一日叫樓價高,要求政府一惜一切代價打壓樓市的人便會成為代罪羔羊,他們會給市民唾罵,究竟政府是否因為那些人而打擊樓市,抑或另有原因。
我們可以假設,在曾特首年代,政府一早知道土地短缺,但政府並未重現。而曾蔭權當日只是與泛民討價還價,要政改,攪普選,政府不但積極開拓土地,其他事亦不大關心,港珠澳大橋沒有人游說朱婆婆,高鐵任由反對人士打拉布,曾特首的成績表不是財政預算,而是每年7月1日的遊行人數。所以,政府官員要做的事,就是與泛民協商,將7月1日遊行人數減至最低,而曾亦知道,人數50萬將會是一條死線,董先生都為此而下台,若果,7‧1遊行人數超過50萬,曾特首不下台也不能。
其實,很多人都看到這點,但很少人看到政府土地儲備,每一年勾地表都似一個壁佈板,沒有人勾地即是沒有需求,但社會上對需求有另外一種方式演繹,就是樓價上升,那是物業投資者在物業市場打滾多年,看見這千載一時的機會,投資物業絕不手軟,曾蔭權看在眼裡,怒火中來,所以不斷說物業投資者擾亂樓市,政府會出招。當時,承泛民李永達插科打諢。這台戲便做成,其實物業投資者只不過是代罪羔羊。
寒來暑往,收秋冬藏,政府違反供需自然定律,自不然受惡果,連幫口的李永達亦再進不了立法會。新特首上任,整件事應告一段落,C.Y.應該找出其原因,增加供應,就算一時之是供應未及增加,市民亦知道政府已竭盡所能,亦知道他日供應一增多,就算利息不升,需求不變,樓價亦必會下滑。
但不知何故,C.Y.突然秉成曾蔭權策略,繼續打擊炒樓,加強SSD,再收緊按揭,開徵BSD,如此一來,即是C.Y.政府亦鑄成大錯,有錯一定有代罪羔羊,政府限定今次的代罪羔羊就是那些一日要政府打壓樓市的人,現在政府官員說打壓樓市就是為了那班一日要求上車的人,若果香港經濟為此而倒退,這班人就是替罪羔羊。
C.Y.政府可能有見及此,決定鳴金收兵,財爺說辣招見效,即是不會再出招,假以時日或者會收招,不比其他房委會委員,他們說,樓價若不不跌,政府或者會再出招,有所謂:見好即收,樓市下跌,雖然成交量不多,但那些有心上車的人士應該把握機會,政府現在為他們將樓市扯停,若果他們不上車,他日政府放寬法例,甚至不放寬法例而樓市上升,就與人無尤,財爺說辣招有效即是不會再出招,亦即是鳴金收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