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表政策」的關鍵數字

湯文亮
2012年8月7日

  C.Y.推出幾項利民政策,其他如生果金等不必累述,大家對於白表政策有不同見解。大多數評論員認為C.Y.每年給與5,000個持白表人士,免補地價在居屋二手市場購買未補地價的居屋。而C.Y.只是每年容許5,000名符合白表資格的人士在居屋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地價的居屋單位,我認為並不是免補地價,大家又認為如何?

  試舉一例,一個價值300萬居屋單位,其中100萬元是地價,在過往,該人要付出整整300萬元才可以購買該單位,但現在合資格的白表人士只需付200萬元,而補地價的100萬元留待再出售該單位才要付。

  又有人問,若果持白表人士可以這樣做,為甚麼不等待新居屋才購買,又新又平?

  新居屋的綠表與白表是有一個比例,以前是8:2,但最後是6:4,亦即是每年落成的居屋只有四成留給合資格的白表人士,僧多粥少,況且現在又沒有新居屋供應。而現在是二市場有5,000個單位只是留給白表人士,毋需理會綠表。

  今次是沒有綠表人士相關措施,是否對他們不公?

  其實綠表人士已經用緊政府公屋資源,亦無急切性購買比公屋稍為好一些的居屋,尤其是居二。在這個情況下,綠表的人士可以等待新居屋戶才申請,比較靚,亦比較平。

  其實今次白表政策有一個非常關鍵數字,社會上有很多擁有居屋而同時亦擁有私人樓宇的人,他們任由將居屋丟空,問題是有幾多個這樣的單位。我自己估計佔未補地價居屋兩成,大約有五萬個,因為身邊的人無論是專業人士或同事,有很多亦有該類的單位。不過,就算有「白表政策」,他們亦不打算出售。而政府推出「白表政策」,其實是幫助他們套現,不過,我以前曾經說過,政府的措施最多只能壓制市民買樓,絕對不能強迫市民賣樓。所以,今次「白表政策」推出,居屋業主在不情願下將樓宇叫價大幅提高,如此,連帶所有小型單位都提高,甚至情況邁向中型單位,這點真的是始料不及。所以張炳良急急說,白表政策在2016年可能叫停,補鍋而已。

  若果居屋的空置率不足50,000個,甚至更低,白表政策更加幫不到忙,更會擾亂居屋市場。而我認為白表政策的關鍵數字,就是居屋是否有50,000個空置單位。

  現在,樓市升勢已成,一年內10%至15%是免不了,以中原指數大約120點作為下一個歇腳站,是專業投資者認定的目標。在這情況,居屋居民話之買家是用白表抑或綠表,只會更加惜售,中下價物業售價再上,而上任政府一再壓抑市民置業,說樓市泡沫,樓價將會下跌,到時,未置業的市民不知怨恨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