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投行評論員評香港樓市,語不驚人死不休,說香港樓市出現結構性問題。不過,甚麼是結構性問題他又沒有詳加解釋,只是說樓市以低息為基礎,一旦利息向上,導致結構不穩,樓市有崩潰可能。
評論員若果以狹窄的角度評論樓市如瞎子摸象,但是樓市並不是單以利息為基礎,利息低,樓價向上,利息高,則樓價向下,若果如此簡單便可評論樓市,這幾年那些大師就不會錯完又錯,現在真的是教那些一向相信專家評論員的人現在是否再相信他們的評論,今次連樓市的結構也攪錯,這亦表示他們了解香港樓市情況有限,首先,甚麼是樓市結構性問題。
現在樓價向上,結構性問題就是需求多,供應少,每年移入香港的人多,移走的人少,這出現樓宇供應不足,尤其是細價樓上車盤,因為換樓的生命鏈被銀行收緊按揭打斷,只有少部份人能夠符合資格換樓,而大部份人在這兩年原封不動,造成堵塞,結果是細價樓飈升,這是換樓結構,與利息高低沒有關係。
有人說樓價是囤積居奇所做成,在國內有一部份城市的確有這樣情況,但是在香港,地產商已經盡量將新樓推售,只要政府批出售樓花許可證便立刻進行,意圖吸盡購買力。而且,長實表明希望貨如輪轉,其他地產商亦有相同概念,並沒有囤積居奇,只不過是政府在過去幾年在計算樓宇需求上有所誤差,未有及時開拓土地,現在雖然加速進行,亦屬遠水不能救近火,亦與利息無關。
樓宇對於香港人來說,並不單只是住屋那麼簡單,甚麼結婚、生仔、出國、留學、生病老死,全靠那層樓照顧,所以大部份將自住物業當投資工具。況且,近年那些專業投資者,甚麼基金,不是回報率低就是失敗收場,比起簡簡單單投資一個物業,當需要時物業可以加按變成現金,並不影響物業持有人的權益,只不過是負債多了。所以,樓宇在過往是自用的結構經已改變。相信愈來愈多人以物業作投資工具,否則政府亦毋需立例管制。現在要改變這個結構亦不容易,因為就算香港人很難買樓,外國基金亦視香港物業為投資項目,這個結構已經存在很久,要改變惟有立例不准外國資金購買物業,同時將金融中心除名。
利息當然是重要,但現在利息的結構已經改變,若果按揭利息回復至10%p.a.,樓價將會大跌,同時,香港經濟亦會很壞。這時整個社會變得有錢人因為利息收入高了很多,變得愈來愈有錢,而普通人則要付出昂貴利息支出,愈來愈拮据,貧富懸殊差距擴大,相信是任何一國政府不願意見到的問題,香港亦不例外。要將現在低息結構改變成為高息,代價是很大。不過,利息一定會向上作出調整,金管局亦早有準備,以4.5%為壓力測試,合格率是100%,當然不合格不會獲得批核。其實,對於利息結構轉變,我們早有預防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