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8年金融風暴後,物業投資者差不多全軍覆沒。本來,有很多物業投資者若果一早放棄,是有機會逃出生天,但物業投資者對那些已是資不抵債物業,堅守至最後一分一秒才放棄,有這種負責任態度與鍥而不捨精神就是大家認為擾亂香港經濟的物業炒家,在經濟穩定下來之後,樓價上升,政府便聽從一班從不肯降低自己生活質素而置業的人,向物業投資者猛攻,就算傷害社會經濟根基亦在所不適,就這樣,的確令人費解,而我只可以說政府不了解物業投資者。
首先,點解政府要窮迫猛打物業投資者,在2009年下半年,香港物業市場剛從金融海嘯復甦,政府已經急不及待使出9招12式,而市建更畫蛇添足,有市建8 招。但這些都不能阻止樓市上升,其實在那時候,大部份投資者都知道土地供應短缺,勾地政策又被地產商控制,樓價不升也不行,差不多每一個物業投資者都全力以赴,愈多愈好。此時物業投資者了解政府房屋政策,了解物業市場,相反來說,政府又了解物業投資者有多少,政府官員一廂情願,認為只要一出招,樓價立刻會下跌3成,那班物業投資者立刻屍橫遍地,那些手持現金,整天叫樓價太貴的人又可以慢慢揀他們心儀的物業,這是政府的如意算盤,不過如意算盤通常是打不響。
政府在招式上騰折了一整年,到2010年11月19日,終於開徵SSD及收緊按揭,當時,中原指數是89點。樓價應聲而下,成交量減少,不少有識之仕領悟政府意思,估計樓市會下跌3 成,便急不及待將他們的自住物業。
那時候,政府又一次不了解物業投資,官員們認為,樓價下跌是因為投資者出貨所至。其實剛剛相反,買家亦是投資者,而投資者在那次跌市購買的物業,大多數有一條售後租回的條文。業主賣家方面想,真是太好了,售後租回,兩三年後可以以售出價7折回購,天下間樂事,莫過於此。但投資者投資物業,最終是希望有一個好租客,並非短約炒賣,而那些整天說樓價貴,並未有太多人在那次機會置業,得益只是那些長線收租佬。你說,政府官員有見及此,怎麼不氣上心頭,而那次之後,樓價下挫了一會,便拾級而上,當中,金管局不斷收緊按揭,要置業的人更難置業,而將自住物業買走而售後租回的人,租約到期日愈來愈近個心愈驚。所以,近日有人甚至提出租務管制。政府在這方面,連回應也不敢見,否則,外資企業認為香港政府插手控制市場,貿易自由度排名不下降8至10位也不可能。那些本土經濟學家今天發表租管文章,但我認為他用計劃經濟學家比較適合,強迫市政府用行政手段干預市場還可以叫經濟學家,自古至今不知誰人有此榮譽。
政府再出招,樓價亦一如既往,稍為下挫,但那些不敢置業的人又改口說,樓價下挫之勢只不過開始,毋需急於置業,但是有些人受制於銀行收緊按揭,當個人才政上出了問題的時候,銀行已經沒有商量餘地,唯有以低於市價將自用物業出售,這些事情投資者都知道,但有心置業的人又不敢買,最後,又落入投資者手中。其實政府毋需對付物業投資者,說到底他們有相當經驗,投資亦自負盈虧,政府只需攪好供應,便一了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