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會出現負資產?

湯文亮博士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負資產消失一年之後重現,雖然第三季亦只不過是六宗,更加比第二季減少十五宗,但小心謹慎的人表示若果樓價繼續下滑,明年負資產的個案可達千宗。我真的不知道這個數字如何得來,金管局明明將樓按收緊至史無前例,就算首次置業的人士雖然可以借七成,但門檻甚高,又要通過什麼壓力測試,若果明年樓價不跌三成以上,理論上不會出現負資產者,除非是銀行在貸款的時候做了手腳,將一些不及資格的人包裝成為合資格申請人,不過 ,按常理銀行家是不會犯險,所以,就算放盡,銀行最多都是可以借七成,超過七成,唔該買按揭保險,這是另外一個更高的門檻,而且,保險費甚高,並且要全期繳付,就算閣下三年後賣樓,一樣要支付全期保費,所以,一般人都不願意買按揭保險,這樣的話,只得七成按揭,樓價不跌三成以上,又何來負資產。但若果有人買了保險,借足九成,當樓價下跌超過一成的時候,保險公司又會負債,這樣,又何來負資產者,況且,最悲觀的評論員亦只不過說樓價明年最多下跌25%而已,就算有負資產者出現,都是他們自己理財不當而已。

  或者會有人不同意我的說法,他們會說在大約兩年前,香港已經出現過一批負資產者。他們有所不知,那批人全部都是打銀行工,大多數是匯豐,適逢歐智華精簡架構,不少匯豐職員被裁,在他們當中有不少是有九成按揭,所以,當他們離開匯豐的時候,必定要清還所有貸款,而那時候,樓價亦處於低位,當遇上大量賣盤湧現,樓價只會向低位尋求支持,不排除有部分人因為急於出售手上物業,減價促銷,最後,亦為此而變成負資產者。若果銀行職員沒有九成按揭,與平常人一樣只得七成按揭,他們又怎會有可能變成負資產者,而等三季的六宗負資產個案,可能是那些業主從不同渠道,例如稅貸、私人貸款等,不知不覺借款超過九成,而那些私人貸款,信用咭貸款,利息是非常昂貴,在複息計算下,欠債愈來愈多,不知不覺變成負資產者,並不是銀行偷步,多借一些給那些不合資格的人,其實,走得甩和尚走唔到廟,一切按揭貸款都會紀錄,有根有據,銀行家絕對不會犯此低級風險。

  最可能令負資產個案大幅上升就是那些向財務公司貸款的人,由於沒有監管,有部份財務公司非常進取,他們有可能借九成甚至超過九成給那些申請樓按的人,不過,他們對樓市又非常敏感,稍有風吹草動,他們便會向那些借九成甚至八成,七成的客戶追收欠款,倘若,他們的客戶不能如期清還,他們便會申請收樓,令該物業變成銀主盤,然後將該物業拍賣,在這個情況下,當然不會賣得好價,若果財務公司這樣做的話,銀主盤的確會湧現,而負資產者又會重臨,向財務公司借錢的人小心了,如果可以的話,將已按物業搬到銀行方為上策,否則,到財務公司追數的時候,就會走避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