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祈唔好將生意額對傳媒說

湯文亮博士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有時我睇報紙,見到一些訪問,那些嶄露頭角的小店的老闆可能得意忘形,不其然將生意額誇大,做燒臘,鹵水的又會說每日可以賣幾多隻雞,幾多隻鵝,賣雲吞,上海麵的又說一日可以賣幾多碗,其實,一個月的確有幾日可以做到所講數字,不過,大多數日子是做唔到,但是那些老闆如此誇大,亦導致他日他的食物館要結業的主要原因,大家唔好認為香港稅局會留意那些訪問而徵稅,他們沒有這樣得閒,那些事,星加坡才會發生,不過,有另外一個人更加留意那些新聞,那人複姓無良,名字叫業主,他們知道那些食物館有如此好的收入,一定會大幅加租,所以,我們又有時會見到一些食物館在接受訪問後一、兩年便結業,就是那些業主大幅加租,這樣又怪不得人,只怪那些食物館老闆口多,俗語話,財不可露眼,其實,生意額亦不可以露眼。

  有記者同我講,每一年同那些做月餅的老闆做訪問是最悶,所得的答案年年不外如是,蓮蓉,鹹蛋黃,人工全部都加價,從十幾個%到廿幾個%都有,而月餅只不過加拾個%,非常克己,生意真的是很難做,不過,他們說生意難做又年年做,其實,那些餅店最初這樣說的時候是不想太多人入行,後來,演變成行規,他們亦說得冇錯,那些原材料的確加了價,但是他們是在最大造,最低價的時候入貨,在通脹率不高的年代,年年都是差不多,他們深明此道理,所以沒有人會說生意好做,那些老闆總是說,生意剛剛圍到皮啦,其實,他們深明財不可露眼。

  香港的業主還不是最無良,有一次我去星加坡,在電視旅遊節目中知道有一處地方賣叻沙非常出名,於是按圖索驥,到了電視介紹的地點,一試之下,不但是平平無奇,甚至可以說未夠班,於是打電話問星加坡友人,老友說,那間叻沙店搬了到同一條街另一個舖位,於是我又走到那裡,一試之下,比第一間好,但亦不是太出色,問老闆,他回答:他一向做叻沙,算搵到食,但是他的兒子大學畢業,又找不到一份好工,於是回舖頭幫手,更加邀請電視台到來做訪問,講到生意有幾好,又如何火紅,節目出街後,生意的確旺起來,但不久,附近開了很多叻沙店,生意當然受影響,打擊最大的就是業主收舖,自己開叻沙店,而他們被迫搬到同街一個比較隔涉舖位,生意當然大受影響,而他的兒子見生意不佳,到外面打工去了,由此可見,做租客的還是低調一點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