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指數,越早解決,越少痛苦

湯文亮
2011年9月14日

  中、港、台三地的初次置業者,不停地演繹所謂的痛苦指數。在現階段,北京的痛苦指數最高,但香港的聲音則最大,難道他們不明白,所謂「痛苦指數,越早解決,越少痛苦」。

  中、港、台三地的大學畢業生,初入職時是以香港的最好,但以中國北京的增長最快。但是,任何一地的大學生,在畢業後的5年內,人工增長的幅度是會較其後的時間為高,所以在最初畢業時的痛苦是20,即是不吃不喝20年才可以有一間安樂窩,但是5年後當薪金增長了一倍,痛苦指數無形中下降至10,理論上,越早置業,便會越早解決痛苦指數問題。

  但又並不是提議大學生在畢業前後立即置業,我意思是當年青人有能力置業時便應該置業,但若果太早置業,可能要做一些兼職來彌補供樓支出,要放棄一些職業或學術的進修機會,工資在往後便停滯不前,痛苦指數不會因工資上升而下降,便會做成欲速不達的狀況。

  究竟中、港、台三地是那一處提倡痛苦指數?按正常推理,痛苦指數是非常死板 + - x ÷ 的計劃經濟式理論,相信是在早年由國內傳開,但現在國內的大學畢業生已經不理會痛苦指數,他們只知道,盡早置業,工資盡量攀升,便越少痛苦。但這亦出現了一些反效果,國內的大學生在畢業後5年內不斷跳槽,不斷追求更高工資,已經令到一些企業對新畢業的大學生有戒心,或者,這是一些副作用。但大學生為了提高工資而轉工太密,這亦不是一件好事,他日亦是晉升時的絆腳石。

  在國內已經沒有人提及的痛苦指數,反而在香港被一些報章不斷報導,不斷渲染。不要說太多,就算10年不吃不用才能購買一層樓宇,誰會買樓?反過來說,買樓與租樓之間作一個比較,利息支出與租金作一個比較,這樣便會務實一些,一味渲染買樓的痛苦,但原來一直不買樓,痛苦是越來越加深。

  置業可以說是一個簡單而必需的問題,但亦可以說成一個複雜的問題,但將這問題的解決方法只是放在一個「痛苦指數」計算的基礎上,這真的是不恰當。

  購買物業可以說是人們畢業最大投資,樓宇可以說是雙面刀,說是資產可以,是負債亦可以,若時機把握不好,可能會負債疊疊,終生遺憾,但若果時間正確,不但會終身受用,且福澤子孫。

  遠的時間不說,在2008、2009年,有能力置業的市民,有不少把握時間置業,亦有不少持觀望態度,到今天,已置業者不但享受到樓價上升的美果,而且在這兩、三年只需付低息。未有置業者不但要付高昂的租金,就算現在要置業亦受制於政府的打擊炒樓措施及要付高昂利息,相比之下,真的是一在地平一在天。

  當樓價下滑,經濟亦會轉差,失業率飈升,薪金亦會下調,此時再講「痛苦指數」更加不合時宜。置業自住,真的是個人問題,老生常談的一句「按自己的能力,量力而為」便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