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在97年後損失只是獲利回吐
湯文亮博士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2013月5月29日
|
|
|
昨晚,有銀行職員嫁女,又見到一班昔日銀行老朋友,有部份已經退休,大家一同回首話當年,首先講當然是在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市民開始買樓,當時,不但是銀行業的光輝歲月,連替銀行工作的人亦沾了不少福利,最低限度他們可以以低借貸利息買樓,大約是年息二至四厘,而一般市民的按揭利息是月息八厘三三,即是年息十厘,而銀行成本大約在兩、三厘之間,可以見到當時的銀行業是非常暴利,或者美化一點就叫光輝歲月。
其實,銀行的生意一點也不容易做,清代雍正未做皇帝的時候負責收數,他曾經說:借錢俾人就企響到,叫人還錢就要跪響到。做銀行業的確相當辛苦,不過當時香港經濟起飛,市民開始以分期付款形式買樓,而物業亦因為有需求而變得有價有市,亦即是銀行放出的物業按揭借貸壞帳率非常之低,換句話說,利潤非常之高,這段時候,真的是銀行的光輝歲月。
利潤如此高的生意當然有人爭,那些外資銀行見香港的按揭業務如此蓬勃,便紛紛在香港設立分行,實行與本地銀行爭生意,那時候,本地銀行的光輝歲月開始失色,不過,黑暗時代仍未來臨,而在黑暗時代到來之前,銀行業亦散發著餘暉,但一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恆。
那些外資銀行到香港搶生意,他們多不注重資產,反而注重資訉,曝光率愈高的香港名人,他們更加容易得到外資銀行借貸,據聞,有一對夫婦向外資銀行借貸不果,理由是他們的知名度甚低,而當晩,做老公的與一班友人消遣,當中亦有一些港姐,不幸地被某雜誌影了相並且放在封面,可想而知做老婆的一定大發雷霆,而做老公的情急生智,對老婆說:真好,使了很多錢叫雜誌將相片放在封面,今次申請貸款可能會獲得批核,真的是有幸言中,那些外資銀行高層見他可以媾港姐,經濟條件不錯,快快趣批准了他們的申請。所以,當時外資銀行的貸款,有很多是無抵押,而市場上不時傳出那些大手買物業的人,他們的資金是來自科威特,馬可斯夫人等,其實,原來都是虛構,資金來源就是那些外資銀行,由於資金源源不絕,樓價亦被炒起,直至1997年以後,樓市急轉直下,樓價大跌七成,不少物業變成銀主盤,銀行亦承受了不少壞帳,銀行家當然是叫苦連天,其實,他們已經從物業按揭賺了不少錢,當時的損失可被視作獲利回吐。
現在的物業投資者大部份都有此種心態,在過去十年,若果他們能夠持續投資物業,在物業資產升值與及淨租金收入下,已經有很可觀利潤,而他們現在亦放軟手腳,少買不賣,租金收入已經不菲,就算政府出招,將樓價下壓三成,他們不但抵擋得住,而且將因為樓價下跌而所受的損失視作獲利回吐,試問,他們有這種心態,政府又如何對付物業投資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