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天馬行空式寫了2,282的偽術,反應竟然不俗,於是我繼續寫下去,讓大家了解辣招稅禍害,而且政府又如何隱惡揚善,將辣招稅變做靈丹妙藥,不過,政府的的包裝偽術又做得不錯,的而且確這是偽術中的偽術。
偽術之四﹕政府公佈有2,282個組合在過去一年買樓是要繳付辣招印花稅,但政府沒有公佈每月的數字,我可以大膽假設,在BSD最初實施的時候,願意繳付15%BSD買樓的市民,人數應該很少,甚至接近「零」,但隨著時間增長,社會上凝聚的購買力亦增長,願意付15%BSD買樓的人愈來愈多,我夠膽說,最後的三個月辣招稅收最少佔整體一半,政府為掩蓋這個真相,不斷向外間表示樓價非理性地上升,立法會應該立刻通過辣招稅議案,避免樓價急升,但從不表示樓價急升只是正常購買力凝聚。現在開始爆發出來是供應量不足所引致,對於供應量不足,政府官員只是輕描淡寫,令市民誤會樓價上升是炒家重出江湖,政府除了要通過正在立法會審議的辣招稅議案外,更加有必要加辣,這當然是偽術,這是欲蓋彌彰偽術。
偽術之五﹕政府可能認為辣招稅是一箭雙鵰之計,一來可以打擊樓價,二來庫房收入增加。原來庫房收入增加只屬曇花一現,我估計那2,282組合就算願意繳付15%BSD,他們的律師都會教他們用有限公司持有該物業,以後在轉讓的時候,下手買家毋需繳付BSD與及正常印花稅,價錢可以賣高一些,用來彌補今次的辣招印花稅,而且,現在已經有買家集中購買那些用有限公司持有的物業。換句話說,政府在收取了一次印花稅之後,該物業以後轉讓買賣政府亦不能收取分毫,即是以後的物業稅收會大幅減少,所以,政府官員說辣招稅令庫房增加收入,亦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偽術。
偽術之六﹕有一點政府沒有用偽術,但亦沒有澄清現時那2,282已經繳付BSD及DSD的組合,他們所付的印花稅在哪裡。一般市民一定會認為政府已經收取了那些印花稅,其實政府並沒有,所有的印花稅都寄存在律師樓。我們不能說不安全,但試想想,那2,282組合,以平均每個一仟萬,應該要繳付15%BSD計算,即是每個要付150萬,總數大約34億元,而且繼續增加。有一日,無論辣招稅通過與否,律師都要將這筆寄存在律師樓的印花稅交出來,如果辣招稅通過的話,就交到政府手中,如果不通過,就退回給買家,但政府從來沒有表示有抑或沒有收取過那些印花稅,倘若,任何律師樓有乜冬瓜豆腐,小業主受損失,政府官員又會說,政府從未表態已經收取那些辣招印花稅,沒有表態又何來偽術,所以政府是不會負責那些損失。原來,這是高層次的偽術,叫不表態的偽術,政治人物最鍾意用,我相信,還有很多偽術,不過我不懂得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