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過年,絕大部分家庭都會有一味魚,該味餸有一個很好的稱呼,叫「年年有餘」。餘是甚麼?是剩下來的東西,應該不是好東西。原來餘不是作這樣解釋,我小時候在舖面食飯,年卅晚那一餐大家必定留一些飯在碗裡,代表有餘有剩。餘代表存貨,冇存貨如何營業?剩代表利潤。這些事,老一輩的人或者知道。
香港政府為壓抑樓價,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雖然C.Y.的施政報告沒有新措施,但其他政府官員立刻表態,說樓價再上升便會再出新招,最新的招數便是陳茂波所說的空置稅。
若果空置稅出自其他官員口尚情有可原,但出自陳茂波口中似乎於理不合。陳局長原為會計師,在他以往審核資產負債表,很多時會出現存貨這欄,但從來沒有出現囤貨,因為 很難證實是囤貨,他亦知道有一條簡單公式計算已銷售貨物成本,就是將上年存貨 + 採購 - 今年存貨 = 已銷售貨物成本。大部分行業都會有存貨,隨了那些服務為主公司或者收租公司才沒有存貨。所以,地產公司有存貨並不是出奇的事。
現在出奇的就是政府將存貨變囤貨,一口咬定地產商囤積居奇,是否政府誤會地產商的存貨是囤貨,若果其他官員有這個觀念,陳局長應該糾正他們,但出自陳局長口中,是否陳局長做官之後忘記本身職業,別人是否可以說陳局長忘本?這與「囤與存」沒有多大分別,所以大家應該了解甚麼是存貨,甚麼是囤貨。
為甚麼出現囤積居奇?就是持貨者知道供應將會減少而將貨物束之高閣,待善價而沽,情況如以往米商,知道失收,便將穀麥存倉,待供應短缺時才提價出售。現在政府講明全民搵地,雖然長遠土地供應仍未有定案,但短期供應,最少在三年內應可應付過來。在這個情況下,地產商為甚麼要囤積居奇,若果囤貨太多,政府突然宣佈開發大東北的阻礙已被掃除,土地供應不但不會缺乏,並且會源源不絕。你說,有沒有人願意囤貨?就算他有貨物都不是囤積居奇,只不過是賣不出,那些只不過是貨尾,好聽一點叫存貨。
所以,政府在推出空置稅之前,必須了解內情,昂昂然推出,就如當年8萬5,今日BSD一樣,要收亦收不回來。董特首大好人一個,希望每一個香港人都有自置物業,甚至不惜以低價出售公屋,當日每間公屋只售十多萬元,今日值2佰至3佰萬,但是他的8萬5被視作樓價下跌元凶,網友以南京事件作比喻,似乎是不合邏輯。我只是想知道,該位網友當時持貨量是多少,槓桿比率又是多少?我想他亦只不過是一名炒家,輸了錢便諉過於人,不是君子所為。
不過,世界上這些人實在太多,所以制定政策亦不得不小心。董特首亦知道8萬5負作用,但不敢糾正,大刀闊斧說取消8萬5,直至有立法會議員在議會上問他,董特首答﹕已經取消咗啦。當時,大家才如夢初醒,但樓市已在水深火熱之中,適逢SARS,便來一個終極一跌。
地產商並不是不想賣樓,他們亦知道穀賤傷農,若果一時三刻推太多物業出售,不但賣不出,樓價更因此而下跌。況且,政府的辣招SSD、BSD,收緊按揭已經全部鎖死購買力,他們現在賣樓已經非常辛苦,再徵空置稅似乎於理不合。若果地產商見有機會賣樓,便會傾巢而出,最近車位熱賣可以作為例證,現在甚至那些持有乙級商廈的小型地產商亦急不及待將手上物業出售。講賣樓,地產商比政府還要急,做生意,大家都希望貨如輪轉,囤積居奇,只是一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名字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