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指數是否有誤差?

湯文亮博士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在十五、六年前,一批學者得到施永青先生資助,創立中原指數。但是中原指數並不如恒生指數一樣,有清楚列明計算方法,中原指數亦並不如恒生指數,受到世界性認可。不過,作為香港人,中原指數亦是在地產行業暫時無可替代之指數,所以,中原指數到今天亦為香港地產指標。

  我一向有偏見,覺得中原指數有所誤差,因為在十多年前制定方法,現在已經不合時宜,當時施生資助的金錢,放在今天亦不會足夠創立中原指數。曾淵滄教授是否要重新修訂中原指數,調查甚至修正一些誤差,否則,一般香港人以中原指數作為投資物業指標,到最後才發覺指數有相當大誤差,這真的是大件事。

  當中原指數衝破15年前100點的高位時,大家可能已經發覺其實有很多屋苑早已破頂,全港100個知名屋苑中,你甚至找不出10個屋苑平均價比1997年還要低,比較低水的有浪翠園及嘉湖山莊,都是新界屋苑。換句話說,香港、九龍的屋苑樓價早已衝破97,不過,大家不以為意,仍然認為樓價尚未破頂。

  到最近,很多屋苑不但破97價,甚至超越3至4成,但一般市民對這些事情漠不關心,以為樓價比97年高出些少,若果政府不出辣招,樓價尚有大幅升值空間。所以,物業市場一直熾熱,有多少餘暉感覺,情況令人擔心。

  我並不是不相信中原指數,但我總覺得現在整體樓價比97年早已高出3至4成,或者這些都是低估預測。我翻查公司紀錄,公司亦有在97年入貨紀錄,例如畢架山一號,當時只是4,000元一呎,送車位、釐印。現在大約15,000元一呎,不送車位、釐印;寫字樓、舖位方面,高達十倍者亦很多,例如最近我出售位於告士打道一個舖位,買入價不足800萬,而售出8,000多萬,類似這些物業在我身邊朋友持有亦多不勝數。所以,你叫我說香港物業市場比97年只是高出不足10%,我實在難以啟齒。

  我曾經提出逢三退一,表示如果閣下有三個物業,負債情況若不理想。倒不如考慮放棄一個物業,減輕債務,當他日有機會時這些資金,便會自動升值,購買力會大增。有時,財富積聚便是你懂得留放,不單只是靠積聚得來。

  尚有一事,大家可能忽略,97年的物業買賣,很多都是「摸」貨,甚至「摸」上「摸」,「摸」上「摸摸」。中原指數只是計算他們的買賣合約,若不成交,不知中原指數有沒有取消該項買賣紀錄。因為中原指數在創立時正是樓市高峰,這些沒有成交紀錄很多都變成真實資料,當中原指數一開始100點時,其實便已經有泡沫,在政府的檔案中,是以成交為準,可能只得中原指數80點。所以今天大家仍然以100點為15年前高峰,是有失誤,其實80點已經是高峰。

  政府的資料一定比中原齊全,差餉物業估價有齊所成交紀錄,我想政府早已知道樓價已經上升了很多,比中原指數所顯示的多出很多,所以出招繁密,絕不手軟,務求要市民在這時間不要置業,以免他日下跌時遭受損失,實在是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