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資產」在毫無先兆下,突然出現,但亦有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樓價在政府大力打擊下,已經停止了升勢,但相比去年11月20日出招時,倘有8%升幅,與樓市最高峰時相比,亦只不過下跌了4%而已,究竟是甚 麼原因令到負資產出現,深度又如何?
政府宣佈負資產個案1仟6佰多宗,比一個月前大幅上升了三拾多倍。數學上來說,這是幾何級數的遞升,此段期間,中原指數下跌了未夠兩點,如此類推,當中原指數下跌至政府的目標,在大約70點時,負資產豈不是會有拾萬以上,數字是有恐懼性,所以我們不妨探討其真正的原因。
政府在去年11月,在制定特別印花稅及收緊物業按揭後,大家都意會到政府是一定要將樓市壓下去,但政府在出招前,其實已經收緊了銀行物業按揭,出招,只不過將力度加大而已。
普通一個市民在購買任何物業,所獲得最大貸款額是該物業的估價 / 購入價七成,若果是豪宅,只得六成,超級豪宅,五成,尚要有入息證明支持。理論上在樓價下跌少於30%,是沒有負資產出現,但如今,中原指數只不過是下跌了拘拘4點,便有仟多宗,是否銀行違規?貸款成數超越金管局所限制,政府亦需要明白事情真相。
有部份人資金緊拙,但經過購買按揭保險後仍然可能取得9成按揭,但大多數人都知道,當申請9成按揭,收入審查是非常嚴謹,保險費亦非常之高昂,又要一次過付清,雖然是分期攤還,但將樓宇出售,轉按時便要一次過付清保險費,所以一般人在非迫不得已情況下,是不會申請按揭保險。
但已受保的人士,縱使樓價下跌超過9成,甚至8成,他們亦不是負資產者,主因他們的資產已經有保險。若果他們未能供款,銀行收回物業出售,不足此數銀行是會向保險公司追討,所以此類受保人士,當他們的資產價格下跌,但仍很難說是「負資產」,最少銀行是不會追收差額。
有一類人士閣下可能未必會想到,就是在銀行工作的人,他們可以輕易取得9成半按揭,今次負資產的個案,相信絕大部份與此有關連,但政府未有公佈詳情,只是說有1仟多宗負資產個案,難免有製造恐慌之嫌。而銀行批准在銀行內工作的人能夠取得9成半按揭,亦厚此薄彼,但樓市下跌,這批人士的物業首先變成負資產,亦始料之所不及。
我有多少不明白,樓價以中原指數計算,相差不足4%,而在政府打擊炒樓措施下,在頂峰時入市的市民應該是很少,就算他們買樓,很多時亦會估價不足。這樣,為甚麼在指數下跌4點便出現大批負資產?
我亦明白,負資產出現純粹因為估價不足,有部份測量師會採取預測估價,即是估計明年樓市會下跌20%,他們便將物業貶值20%,這樣,物業持有人「曚曚查查」變成了負資產者,直至有一日,銀行打電話追收差價,這才大夢初醒,有點死得不明不白。我認為,今次負資產者出現,純粹是估價問題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