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該感謝地產商不落標

湯文亮博士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天水圍輕鐵項招標,破記錄「零」入標,顯示該項目先天性不足,地產商若中標,不但無利可圖,甚至可能會蝕本,正所謂「人生意有人做,蝕本生意冇人做」,政府應檢討招標條件,若果政府招標亦如地產商賣樓,以高溢價政策為主導,最後,亦落得如今日收場,畢竟,地產商賣樓時雖然是高溢價,但亦要很多使費包括宣傳,推廣,代理佣金,而政府單以招標便希望取得高溢價,有點兒大想頭。

  一個招標項目如果零入標,負責招標的公司,部門甚至人物應該負最大責任,表面上看來招標是沒有底價,但今次招標牽涉補地價3,000多元,就算零標價,再加上建築費3,000多元,連利息及一些雜費,成本價已經超7,000元,比現時天水圍的平均呎價有接近50%溢價,雖然話就算今日落標價與幾年後與物業落成時候有大的差別,但當中亦涉及很大風險,若果到時加息潮開始,樓價才逐步向下,莫講話到時賣不出,就算可以早兩年申請賣樓花,又一Q清袋,不過,那些賣家在入伙時撻訂,雖然可以沒收訂金,但再賣也賣不出一個好價錢,最後更要減價,甚至低於成本價出售,你說,地產商現在對於投地,是不是應該很小心。

  我並不是危言聳聽,在1997年前,物業價格高企,摸貨轉手量驚人,地產商每一次賣樓都會有好成績,於是投地價進取。97年後,樓市大瀉,買了樓的人大部份都放棄訂金,但地產商又不能退回所投土地,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唯有大幅減價賣樓,當時有地產商出售新樓的價錢,比同區舊樓還要低,樓價如骨牌一樣,最後大跌7成,有如此恐怖經驗,所以今次零入標亦不是奇怪的事。

  今次零入標,對政府官員可以說是一個警號,令他們知道地價亦由市場釐訂,若叫價太高,土地賣不出,供應自不然缺少,樓價亦因此而上升,政府見樓價上升又會出招打壓,殊不知,解鈴還需繫鈴人,只要政府放寬地價,尤其是補地價費用,供應就會增多,樓價亦會放緩,但官員們若不持開放態度,一於堅持地價,寸步不讓,樓價又怎會向下調整。

  現在補地價方面出現一個大弊端,政府官員可能會徵求幾間測量師行意見,取最高估值作為補地價費用,而那些測量師又頗能忖測到官員們的心態,於是不斷高估,最後亦導致雙方在補地價問題上談不攏,就很難解決土地短缺問題。

  其實,官員們可以參照跳水運動做法,每一次商討補地價可以要求5-7間測量師行作出估價,撇除估價最高及高低的兩間測量師行,在餘下的測量師行取一個平均數值,我相信這個數值比較中肯,雙方都可以接受,亦不怕給別人說官商勾結。否則,這邊箱官員抱著一成不變的態度,很難會達成補地價協議,那邊箱的官員又繼續打壓樓市,究竟這是什麼邏輯,我也說不出來,希望政府官員參透今次入標啟示,糾正弊端,盡力與地產商達成補地價協議,供應增多,樓價自然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