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做壞事的八萬五政策

湯文亮
2012年4月2日


  香港物業市場在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本港炒風熾熱,以及八萬五政策等一連串負面因素影響下,樓價大跌七成。而董建華先生亦為此計劃負上全責,黯然下台,但市民對八萬五政策仍耿耿於懷,C.Y.上場,有市民又要他負責,這樣說,莫非C.Y.未上台便要下台,這樣那裡說得通。

  每一個政府都是由一大班幕僚制訂政策,有些政策成功,亦會有些政策失敗,董先生的八萬五政策其實是應市民的訴求,不少立法會議員當時亦以悲天憐憫或在立法會要求政府推行八萬五,九萬五,什至十萬五政策,今天他們當然記不起曾經發言,並且加入清討C.Y.的一方,這樣亦說不通。

  不少人以八萬五政策為樓市下跌七成元兇,但是有沒有人考慮樓市下跌七成元兇其實是他們自己,元兇的名字是「不量力而為」。當時很多人在自住樓宇的供款已經非常緊絀,不過,仍然想盡辦法買另外一間樓宇投資,有些多達三四間。其他人沒有辦法想像他們的現金從何而來。當然,現在我們知道當時靠物業升值,加按或轉按取得額外資金來完成交易,以及繼續供款。但是,他們從來不考慮若果物業市值下跌,若他們不能倚靠加按,供款便無以為繼。到那時,唯有將物業出讓,減輕負債。若果大家都一齊做此動作,樓價如何不急速下跌,這樣,關八萬五什麼事。

  當時有一個幫兇,後來最多的時候全港有92%有按揭市民與這個幫兇做朋友,這就是同業拆息按揭,簡稱Hibor H按。現在很多人都熟識H按遊戲規則,但在1997之時,H按不大流行,只是銀行之間之拆借活動,至後來,不少外資銀行到香港做生意,他們有基本自己國民的客源,但是沒有本港的存款客源,於是,他們便以同業身份向本港銀行拆借,他們亦會付同會拆息。這時,這個幫兇身份確認了。

  外資銀行以同業拆息取得資金,慢慢地便轉做香港物業按揭,他們在Hibor上再加1-2%,在他們來說,資金成本是接近「零」,任何上加的利息都是利潤,於是一窩蜂做H按生意,連本地銀行亦要參與,受益者當然是物業持有人,按揭息率由10% p.a.下降至5%-6% p.a.不少專業,高收入的人士趨之若鶩,大量投資物業,當市況逆轉,該批人士走避不及,變成負資產者,這可以說他們的行為不當,又關八萬五什麼事。

  當時,按揭資料庫未出台,銀行各自為戰,亦不願公開客戶資料,於是,那些高薪厚祿的專業人仕利用他們專業收入的資料,很容易獲得批核高成數按揭。某些人擁有五、七個物業簡直是閒事,樓價下跌,他們走避不及是意料中事。另一方面,人道戲子無情,原來那些外資銀行家更加無情,一有風吹草動,便要該批人士還清貸款,若果他們只是持有一、兩個物業,當然是沒有問題,但是他們很多持有七、八個物業,如何能夠還清貸款,但是宣佈破產亦不可能,因為此舉可能影響他們的仕途或者專業資格,適逢,董建華先生的八萬五出台,便變成他們的出氣袋,一路沿用至今,當大家了解事件真相後,應該還八萬五一個公道,最多說它是一個好心做壞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