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三部曲之結尾﹕扶貧滅赤

湯文亮博士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紅花會總舵主陳近南與清廷對抗,以「反清」為口號,韋小寶問:反清之后又如何?單以反清說服力不夠。陳近南想了一想,於是在反清之后,加上復明,變成「反清復明」,有道理得多。

  香港政府歷任特首,在扶貧方面已經不遺餘力,C.Y.較早前已經將生果金提高至2,200元。雖然今次施政報告著墨不多,但已經到達照顧長者階段,若果再發展下去,交稅的人可能在貧窮線以下。話雖如此,結果依然令社會工作者不滿意,在扶貧方面,C.Y.得51.5分,僅僅合格。我真的不明白,分數是怎樣計算出來,又怎麼可以這樣快便有結果,又或者分數已早定,無論如何,都是得51.5分。

  香港政府以至香港人都應該照顧老弱長者,但是大前提就是他們的家人先要照顧他們,不少人簽了一份「父子斷絕關係」證明,養老豆的責任便交給社工,他們會給老人家找安老院,攞綜援,生果金,晨昏定醒,做子女責任。但是,他們知不知道其實是浪費資源,做子女的沒有父母需要照顧,生活質素提高不少,所損失的只是父母免稅額。但是他們仍然說香港扶貧力度不夠。我只是想知道他們要政府怎樣做,不妨說出來,但不能夠單以「扶貧不力」便置人於死地。而那些享受各種安老福利的老人家可能一生從未繳過稅,再說「扶貧不力」又是否對繳稅的人不公平。

  另外就是將住劏房的人說成受害人。其實,當中有不少人為了方便才住劏房,不過亦有些是身世坎坷的人,這些人我們當然是需要照顧。但有些是染上不良習慣,甚至是不法之徒,他們終日無所事事,甚至欺壓良民,那些人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政府幫助他們亦只會被他們說是應該,不幫助他們社工又會說政府扶貧不力。

  施政報告中提及成立扶貧委員會,訂立貧窮線,我認為這是一個艱巨任務,他們將會發覺,香港有各項支援,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其實不多,不少亦已被照顧。最後,亦好似關愛基金一樣,扶貧變成旅遊支助,這就是香港的善長人翁。

  人人都希望做善長人翁,最好用別人的金錢做善長人翁,但在在需財,所以,扶貧要以滅赤一起,否則,錢從何來?

  香港就是這樣奇怪,又要扶貧,又要減少稅收,其實,在政府開徵BSD之後,知道赤字必臨,已經準備步入寒冬,減少福利是其中一個辦法,立刻又有人說,可以開徵GST,加大稅率,但冇人提及取消BSD。其實,外地人在香港買物業,最終亦會成為香港人,亦是繳稅的群族,現在拒人於千里等如趕走立稅人。這樣做是否對扶貧有幫助?不增加稅收如何扶貧?有財赤又如何扶貧?

  香港有一個族群,大部分的時間都不在香港,但是他們照交稅,這就是在國內工作的香港人或者在國內設廠,做生意的中小企,政府要增加稅收必定要協助這班人增加收入,這樣才有額外稅收用作扶貧。

  施政報告中提及政府將投放更多資源協助香港在國內的中小企,例如協助設立展銷場地,協助銷售,甚至建立香港品牌。現在,香港在國內的中小企其實很辛苦,所有困難要自己解決,相信C.Y.亦知這些事,他提出協助中小企是一舉兩得,不但「扶貧」更可「滅赤」。因為中小企能生存是聘用更加多香港人,與及要繳付相關稅項,希望C.Y.能說能做便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