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用盡一切辦法,又推出置安心計劃,目的是協助未合資格置業的人置業。同時,又百般阻撓有需要及僅能置業的人,最低限度亦要他們購買按揭保險,無形中削弱他們的購買力,加重他們的負擔,政府行為相當令人費解。
按揭證券公司賺大錢,計畫加薪,分派花紅,當然非常開心。但是沒有想到大部份利潤由按揭保險方面獲得,因為置業而被迫購買按揭保險的人,其實在財政上並不是很寬裕,保費會令他們的生活捉襟見肘,按揭公司的利潤其實是他們的辛苦錢,有甚麼值得慶祝。
政府繼續收緊按揭,有心置業的人士愈來愈困難,迫不得已要參加按揭保險,這一種是人們最不願意購買的保險,表面上不太昂貴,但要一保到底,將全程要繳付的保費攤分在供款的年期上,一但將物業出售、轉按,更會被要求繳付剩餘保費,在實則計算下,保費則是驚人。
就算不賣樓,不轉按,按揭保險收費亦不見得合理。為甚麼要用按揭保險?就是借貸比率太高,銀行恐防客戶還錢有問題,要求客戶購買保險,但是在幾年後,客戶已經還了一部份本金,或者是物業有20%至30%升值,早已達到法定標準,若果客戶在此時將物業往銀行按揭,是不需要購買保險,但是已購買的不能取消,對採用按揭保險的人是否公平?為甚麼要慶祝?
要購買按揭保險應該由銀行購買,而銀行則可以向客戶收取較高利息。總之,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一旦客戶的借貸比率有所改善,無論是由於物業升值抑或是客戶還了部份借款,銀行便可以無須為該物業繳付保費,它是否會減低客戶利息又當別論。但到達此時,客戶亦有權選擇利息合理的銀行,或趁機轉按,這些都是正常不過的行為,這是商業社會。
政府不斷收緊按揭,使本來無須購買按揭保險的人士要購買,同時將以往本來合資格購買按揭保險的人士淘汰,按揭保險公司當然更加穩當,盈利更加有保障,但是利潤背後是人們的血汗錢。不過,最壞的時刻仍未來臨,政府不斷打壓樓市,終有一日,樓市會急速兼大幅下調,使用按揭保險的人的資產是很快被吞噬,有超出的部份當然由保險公司負責,但應該不會佔很大比例,重傷的仍然是使用按揭保險的人。不過,不用擔心,當他們變回無產階級後,政府就會想盡辦法幫助他們。既然我們的政府一定要做一個超人政府,就隨它的便,市民只要安安心心,乖乖地等候政府的安排。置業,由政府代為籌謀好了。
政府既然從按揭保險賺錢,亦應想盡辦法來穩定物業市場,穩定市民的固定資產。同時,亦應該協助或資助初次置業人士,但不是給予他們一筆錢買物業,反而可以資助他們在按揭保險費支出。樓市,一定不斷要有首次置業的人,這條生命鏈才可以延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