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汝,焉知汝之諾。
復建居屋,留待下一任特首決定


湯文亮
2011年5月27日

  社會上要求復建居屋的聲音又漸漸多起來,但政府始終沒有積極反應,與過往有聲音要求政府恢復定期賣地,與勾地政策雙軌而行一樣,政府始終採取一個拖字政策,不期然令人會有遐想,究竟政府與地產商之間有沒有默契?有沒有承諾不定期賣地,不復建居屋?市民又不是他們,如何知曉?正所謂「子非汝,焉知汝之諾」。

  社會上復建居屋的聲音並不是說給現任特首聽,而是要下一任特首知道,「復建居屋」是社會的訴求,但是否是真的?有很多社會名人政客,說要復建居屋,但很少聽見一些基層社會人士,一些需要購買樓宇的人士要求政府復建居屋。當然,有一些團體說他們做了一些調查,證明有80幾個百分比至90個百分比的社會人士支持復建居屋,若果閣下有幸被選中為調查對象,便不難理解為甚麼會有如此高的支持率。首先,調查人員早已傾向「復建居屋」的態度,問卷的問題若果閣下答「支持」,很快便會完結。否則,又要問下一條「為甚麼不支持?請說出原因」,若不表態,他們又會問「在甚麼情況下才會支持」,囉囉唆唆,務求要閣下答支持為止,所以便會有如此高的支持率,明白否?

  現在地產商發出聲音,說定期賣地是可行,說實在,不定期賣地也不行,已經四個月「零」勾地,長此下去,土地供應量會變成「零」,屆時,樓價大幅飈升,政府真的不知道是如何解話。而最近亦有地產商表明不介意政府「復建居屋」,換了是我,亦不會介意,因為社會結構早已作出變化。大多數市民並不是要求最基本的居住環境,他們要求更高的生活質素。「公屋」與「居屋」只是一線之差,早已不合他們的口味,情況猶如市民生活充裕,他們喜歡上館子,享受一些精緻菜式,價錢雖然貴一點也不介意。開餐廳的人當然知道,所以,他們當然不會介意政府開飯堂,快餐或大鑊飯的生意,他們則愈開愈豪,愈開愈名貴。但政府受輿論壓力開設一些飯堂,以為造福社會,是否有足夠的生意額,實在是一個疑問。

  當政府「復建居屋」後,地產商振振有詞將一些小型住宅改建,由「毫」變「豪」,因為政府已經幫他們解決基層市民訴求,私人樓宇供應將會和政府「居屋」變成兩個市場。久而久之,「居屋」更加會接近「公屋」質素,你說用錢購買「居屋」的人士當然不會服氣,屆時,另一種怨氣又會出現,現在要求政府復建居屋的人會否好心做壞事?

  全世界政府之中,只有極少數是會保障市民有自置物業,有居所則是政府的責任。香港為甚麼要在這方面下這麼多的功夫,是否資源錯配?應該多建「公屋」,使更多人可以有一個較佳的居住環境,這是政府的責任。而私人市場的爭奪戰,留待一班地產霸權菁英在廝殺好了。

  香港每年有幾千次遊行、抗議,何不組織一班需要購買「居屋」的人士上街遊行?人數愈多,才可反映市民訴求。有時,事情要經過行動才可以知道事實,例如較早前反「地產霸權」亦被人經常提及,亦有遊行、抗議,但是人數只是和到警署為虐貓請願的人士相若,只得三幾佰人。當然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但事實亦告知我們,「地產霸權」一詞,真的是被人渲染。

  現在沒有人有膽量組織「有需要人士爭取復建居屋大遊行」,若果屆時出席的只有三數佰人。這樣,政客如何再有本錢在這議題與政府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