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伯虎) 除點秋香外,還老點了世人。他在桃花庵詩中描述懶人與勤力人的人生觀分別竟然是「一在地平一在天」,懶人在天,勤力的人只是在地平。當然,唐伯虎稱勤力之人為顯者,懶惰之人為隱士,還說「別人笑我太瘋癲」。
唐伯虎之「天與地」觀點,香港政府亦奉之為金科玉律,一向以來,政府福利政策傾斜,基層市民平均三年內上樓仍不滿意,兩位特首候選人要做到愈快愈好,CY甚至希望可以隨時揀樓,隨時上樓。
一般中產市民,左計右算下在投身社會工作最少五年,才可以購買一層中下價樓宇,有可能質素比公屋還要低,但是仍要為自己的物業負上一筆債項。政府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可憐他們減收一、兩個月差餉,小業主們已經要千多謝萬多謝;相比攞綜緩、住公屋的市民,又出雙糧,又免租,亦是天與地。
講明天與地,即是天、地是可以融合,現在政府做法,鼓勵青年申請公屋,間接迫他們放棄上進心。舉例說,兩位大學畢業的青年,一個為了公屋而甘願屈就一些沒有前途,不需要作出承擔的工作,當然是輕輕鬆鬆,Hea吓Hea吓,換吓工,很容易過五年。另一位同學,不但要積極工作,又要進修,考取一些專業的資格。五年後,兩人在工作崗位有很大分野,收入亦相距很遠,但在過去五年,兩人的生活質素真的是天與地。後者,在學歷要進修,工作上要力爭上游,萬一買入一個小單位,更加為按揭供款煩惱;前者,政府將會照顧他的一生,公屋不在話下,沒有工作可以申請綜緩,可能會令有上進心的青年,他們的鬥志會被磨滅,慢慢地向下傾斜,藏匿於大地。
若果有上進心的青年放棄政府給予他們的生活,五年後已經到達另一個階段,當一切進修課程告一段落,社會的經濟、人脈的網絡,各樣均漸趨成熟,他的收入可以倍增,甚至有數倍增幅,連帶他們買的小房子亦有不錯的升值,兩種青年繼續在他們的小圈子生活。
再過十年,他們均未到四十歲,若果有幸一起參加一些聚會,例如同學聚會等,大家都會發覺他們兩人會身處兩個世界,今次亦是「一在地平一在天」,大家能說甚麼?
有人說﹕「任何一方只要他們自己覺得開心便可以,開心亦並不是金錢可以衡量」。說話絕對沒有錯,不過可能是消極一些,食不到的葡萄是酸的看法而已。
在香港,福利真的是很好,有人覺得這是天堂,不用工作,有食有住,有退休式綜緩,得閒上吓街遊行,爭取更多福利。誰不知他們正在進入地獄,一個青年,當他成功取得綜緩之後,已經很難再回到社會工作,而他日常的主要工作,正是如何延長他的綜緩,在他的心底中,究竟認為他的生活是天堂,抑或是地獄?外人很難理解。
特首候選人應該帶領香港成為天堂,並不是小部份香港人的天堂。再者,有能力的人發覺此地不適合,他們便會離開,尋找自己的天堂,屆時,香港會變成怎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