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錨

 

湯文亮博士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2010年6月7日

  七十年代,一首非常廣東口語化勵志歌曲由一班電視藝員唱出﹕「鵬翼高張,我地乘風去,無限旅程,聯群和結隊,帆盡高張,破浪乘風去,無盡困難,終須消失去」,歌曲名字叫「乘風破浪」。不過,要乘風破浪,首先要起錨。

  溫家寶總理引用古人說話「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要完成每一件事,最後的百分之十是最艱難,完成首百分之九十只不過等如完成一半,正如跑馬拉松一樣,最後的幾公里是最辛苦。不過,世事並非是絕對,當人們置業及向銀行還款時難度則與上述相反。在置業之前,置業者必定處於一個經濟比較寬裕的環境,有穩定的收入,亦有相當儲蓄。置業後,定必將儲蓄消耗殆盡,亦要兼顧往後每月的供款,生活質素定必會下降,所以在置業初期是困難重重。

  置業後若物業上升將會面對很大的誘惑,有機會將物業出售得回一筆龐大金錢,重做無(物)業遊(樂)民。不少人士,尤其是物業界專業人士,在2003至2004年把握時機,早已置業。由於太過專注數據分析,有部份人士在2008年將自住物業出售,認為在兩、三年後可以再以低價置業。不過,如意算盤並未打響,大部份至今仍未再置業。另外有人在置業後遇上物業價值下趺,若儲備不足及銀行追收差額,有可能要將物業出售還債,亦重回無業民族。

  所以在最初二、三年是最辛苦,及後經已習慣每月在供樓方面的支出,若見樓宇有升值,便是最大回報,若薪金有升幅,慢慢地會將生活質素改善,在整個置業過程中,能完成最初二、三年等如完成一半,以後的日子比較容易過。

  有很多人錯過多次置業良機,並不是經濟問題而是無法跨出第一步,每當要置業時便會考慮很多負面因素,如是者嗟咤歲月,見樓宇升值又自怨自艾,若不踏出第一步如何有一個結果,所以若能力許可及有需要的話,不用考慮太多,一於「起錨」。

  若果認為香港樓宇供應量太少的理由而炒賣便是大錯特錯,恒基將於未來6年供應45,000個單位,相信長實與新地供應量亦應該差不多,而其他地產商供應量若相等上述三間總和,大約有27萬個單位,絕對足夠市場上需要。九招十二式一出,市場透明度增加,供應量亦不例外,對「炒樓」人士絕對不是一個好的訊息。

  相信現在最徬徨的是購入了尚未入伙新樓的人士,因為示範單位早已拆掉,又未見過標準單位(清水房),收樓時可能與心目中的要求相距甚遠。現在大多數人對於地產商當時提供的售樓書失去信心,就算對樓盤有興趣亦寧願等待正式入伙後,目睹心儀的單位再作打算,與過往「炒賣」的人士只需依圖紙出售,將合約轉讓便成,所以在入伙前能夠售出的機會不會很大。

  已購買新盤的人亦會面對兩大難題,若選擇不上會便會損失已投資金錢及面對發展商的法律訴訟,若上會則銀行可能估價不足而收樓後更可能發覺不對辦。「進亦難,退亦不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