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來,我個人認為拍賣收入應該比招標多很多,因為在拍賣場,很多時那些參加拍賣的人都失去了理性,在你追我逐的情況下,拍賣所得的金額比原先估計的多,所以,香港政府以前都較側重於土地拍賣,不過,久而久之,土地拍賣場被幾個大地產商壟斷,不但那些價值百億的超級大地皮,甚至那些只值數億,適合中、小型地產商競投的土地,都由大地產商包攬,令到這個表面上非常公平的拍賣遊戲,完全失去應有作用,直接使中、小型地產商無法參與房屋興建,最後,導致樓宇供應短缺,樓價飆升,曾蔭權所領導團隊從來沒有考慮這個問題,他們只是將樓價飆升的責任推向炒家,或者物業投資者,繼而制訂出一系列打擊樓市措施,但從來沒有考慮問題是由於供應不足所致,最後,供應這個問題依然未被解決,樓價依然高企,到今屆政府,才以招標替代拍賣,中、小型地產商才有機會參與,在過去一年,政府不斷推出中、小型土地,雖然總興建單位其實不多,但產生的漣漪效應,使人感覺到未來樓宇供應必定會大幅增加,對穩定樓市,一定有其作用,實在毋庸置疑。
有人會說,招標令庫房收入減少,因為落標的財團都是帶著執死雞的心態,出價一定不會高,在曾蔭權時代,招標的土地很多時因為落標價太低而被收回,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錯誤決定,因為這個決定給與市場訊息就是政府是有一個很高底價,不到價不賣,絕對不能夠讓落標的人執死雞,我想,到現在,大家都會認為這是一個正確做法,我亦同意,但土地賣不出,就不能達到政府要將土地出售的目的,若果當時政府願意在不問價的情況下,以價高者得方法出售土地,在兩、三次成功招標後,參與土地招標的財團知道政府的確有意出售土地,他們在其後的落標價自不然會提高,甚至有一些財團出價超乎市價,因為他們知道政府是決心出售土地,若果財團落標的時候不認真考慮出價,地皮便會給其他財團奪去。
CY是測量師,當然知道其中道理,在我記憶中,現任政府從未試過拍賣土地,亦從未以未到價為理由收回招標土地,陳茂波不斷推出中、小型土地,差不多每一個星期都有土地招標,愈來愈多財團參與競投,當中雖然有一些財團是以執死雞心態,但亦有不少真的以市價,甚至高於市價落標,以會德豐奪得美利大廈為例,中標價比市場預計上限高出35%,以後,參與落標財團一定要提高出價,否則,只會變成陪跑分子,我相信政府暫時都不會改變遊戲規則,對於大地產商來說,的確不是好消息,但對其他參與招標的人,這是一個公平方法,其實,招標亦是其中一種拍賣方法,叫「沉默的拍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