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指數的存在價值

湯文亮
2012年1月31日

  我們經常聽見評論員說樓價跌,最後顯示中原指數卻上升,究竟何解?報章報導,李寧以大劈價出售他的豪宅,但仍比三年前購入時有1倍利潤。究竟,報章指樓價大幅下瀉,抑或樓市仍在上升?有時讀者真的是摸不著頭腦。

  相比2008年最低位的時候,中原指數曾經有80%升幅,這已經令致政府馬不停蹄推出各項打擊炒樓措施,報章說李寧大幅劈價,最後仍有100%升幅,試問這樣的成交價,中原指數怎麼會是下跌?

  一般傳媒誤將叫價變成成交價,當業主願意接受一個較低的價錢時,他們又以劈價來形容說項交易,此舉實在令市民有所誤會,以為樓價正在向下調整,殊不知,樓價不但沒有下調,反而緩慢地上升,當中原指數更新,大家便會發現指數上升,但評論員不是整天說樓價下跌,怎麼指數會上升?

  現在的業主,莫講他們沒有心理準備將物業出售,就算有,他們亦會要求一個比市價高出兩、三成,甚至更多。萬一有買家喜歡,他們便將物業出售,否則,留待自住或收租,賣與不賣對他們來說毫不重要,價錢才最重要。如此,樓價又如何會大幅下調?

  其實,中原指數亦很難表示每一個物業的真正價值,除有所謂的「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外,每一個物業本身的潛在價值,例如擁有該單位的人的知名度、協調效應、重建等等,數之不盡,所以每一個單位的成交價,亦只不過是該單位的市價,對其他相若的單位而言,只是一個參考價值而已。

  由此來看,中原指數亦只不過是一個很籠統數據,但若果沒有中原指數,報章文字便成為指數,如近日所報導,成交之疏落,業主之劈價,難免令人誤會樓市已下調15%至20%,但實則只是三幾個百分點,相差其實是很大,或者可以用南轅北轍來形容,所以,有心置業的人士一定要自己做些調查,單靠報章報導難免會出現誤差,吃虧仍然是有心置業的人士。

  政府推出各項打擊炒樓措施主要是根據樓價在2008年尾,金融海嘯後的中原指數,大幅由當時56點反彈至政府在2010年10月20日出招時的89點,升幅33點,約60%,但出招後樓價依然上升,這清楚表明當時樓價仍未達到一個合理水平,但是因為樓價已經升了60%,議員們在叫囂,說傷及民生,一定要打擊炒家,將本來正常不過的物業市場打得七零八落,與地產相關的行業亦受到牽連,不過,香港現在底子尚厚,零售業又暢旺,一時三刻尚可以捱住,但時間一久,危矣。

  但若果我們以2008年初,金融海嘯前的指數為基本,當時大約是73點,相比政府在不出招的89點計算,升幅亦只不過21%,實在算不了甚麼。政府出招亦只不過因應傳媒廣泛報導,議員叫囂,但是他們亦沒有一些可以解決問題的良策,可能叫囂已經是議員們的良策。

  總之,置業安居是人生大事,報章報導,中原指數,皆有其啟示作用,不過最後亦要靠個人的判斷能力,有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多做一些調查工作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