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故事﹕世界加工廠

湯文亮
2011年12月24日

  幾位老友過年前,一定要聚一聚,適逢香港有禽流感危機,殺雞萬七,大家過冬都無雞食。於是我們相約北上朋友開廠、曾經被稱為世界工廠的地方,由於該處並沒有殺雞,大家可以大快朵頤。

  當大家圍爐而坐,發覺酒家的興旺程度不及去年,問開廠的朋友,他的話略帶唏噓,他說,不少開廠的人今年被迫結業,除歐、美客戶的訂單減少外,銀行收緊按揭亦為主要因素,此話何解?

  我們幾個人身經百戰,亦大約猜到是甚麼原因,但一家要由在銀行服務的「幾度夕陽紅」女士說出來才比較有說服力。她說﹕「在過去幾十年,開廠的朋友能夠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最主要的是他們有一些物業,銀行在按揭上稍為放寬一些,他們有現金週轉。但今年,各銀行為了自己有窗櫥,盡量減少借貸,所以開廠的人週轉困難,亦有點意興闌珊,結業去了。但並不是說,他們不顧一切關掉廠房,而是有計劃地遣散,在並無欠債的情況下結業。況且,在較早前他們早已買入了一些物業,現在全職收租,做公寓算了」。

  開廠的朋友說,其實廣東省政府已經做了一些工作,例如最低工資無限期押後,廠房加租幅度輕微,但奈何不少開廠的朋友心灰意冷。他繼續說,往年從冬至開始,各工廠連續不斷的年夜飯,互相邀請,簡直可以將年尾的時間表填滿;今年,由於太多廠結業,年夜飯亦疏疏落落,結業的人有些感慨,能捱過「沙士」、金融海嘯,今日,在無風無浪之下淹沒,亦為始料不及。

  教授熟識與美國人交易的情況,現在,美國商人議價已經到達到恐怖階段,他們的訂單愈來愈大,價錢不斷減少,最後,負責生產的工廠小小風浪亦不能承受,結業是必然的。他們的計算是由給予閣下的訂單之日開始,5年內閣下的工廠一定要結業,否則負責計算訂單成本的人會被革職,是否很無稽?但事實又的確是如此。

  他們在談判時常用的手法是以量大壓小,以他們要求貨量將細小工廠壓死。當有一日,某一個美國買家到達一家工廠,大家商議是10元一隻交易,他們便會說訂單是100萬,要求減價,算85折,即8.5元一隻。廠家當然是滿心歡喜,以為鴻鵠將至,誰知他們的訂單只是5萬,但價錢不變,廠家沒有辦法,亦勉為其難接下。

  可幸的是該產品暢銷,美國人最後是落單100萬隻,廠家以為可以有8.5元一隻,誰知他們要求減價,理由是8.5元一隻廠家已有利潤。100萬隻一定要有折扣,廠家亦無奈接受,但每一次翻單,價錢便會下調一點。由於該工廠已經習慣依賴大訂單,所以無論價錢如何低沉,他們亦要接下來,用以養活一班跟隨多年的員工。但今年不同,他們不約而同結業,不但可以避免他日強迫性結業,他們亦最後明白,當日他們被稱為世界工廠,實在是誇獎之詞,是世界加工廠就差不多。

  美國商人,心狠手辣,但是他們有一原則,就是他們以公司利益為重,一如美國政府出兵理由,是以美國利益為重,所以有人說香港物業代理是十惡不赦的罪人,相比他們,物業代理只是一班念佛參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