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拙作「讀歷史,了解香港地產」中提及,廣東話其實非常古雅,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知道,他們若果選修中國語文,經常會被教授要求以廣東話唸出唐詩,大熱是白居易「長恨歌」。但有學生糾正,現在是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若果以普通話唸出,則會說成昨天、今天,完全不是味兒,一於以唐詩撐廣東話。
茶餐廳比賽,「細蓉」代表雲吞麵,其實出自「長恨歌」之「芙蓉如面柳如眉」,我不是亂作,學術研究的確如此,所以撐廣東話,非常有學術性的。
唐朝盛世,李家本是山西太原人,已非中原人仕,又大封外姓人姓李。唐初是有羅藝封李藝,殘唐五代時有連毛澤東亦以「英雄立馬起沙陀」大讚的李國昌父子,本姓朱邪赤心,沙陀人。南唐李後主亦本不姓李,祖姓徐,祖先徐知誥被封姓李,其他亦多不勝數。所以唐詩盛行,廣東話亦早已散播全國。
香港兩大地產商,李嘉誠祖藉潮州,口音近福建、潮州及汕頭一帶方言,變化不大。但李兆基是順德人,從廣州南下,有所謂南、番、順、中、珠,一鄉一話,百鄉百話,整個廣東省之中,何只有一百種方言,現在廣州語已統領所有方言,亦稱廣府話,如果現在打殘廣州話,能以普通話取代固然是好,否則,可能會弄巧反拙,廣東省各地以鄉音交談,以後溝通更難。
不知如何,廣東人說普通話,一如日本人說英語,會令人發笑。古時北京官場早已有流言說︰天不怕,地不怕,最怕聽見廣東人說官話。香港官員,除陳德霖外,大部份普通話都在合格線以下。回歸時,李國能統領法律界宣誓,若不是電視有字幕,相信大家都不知李大狀在說什麼。但現在廣東省各處青年,與外省青年用普通話交流不是問題,假以時日,香港亦可以做到,亦毋需勉強。
蘇浙女仕,以儂言軟語唸出柳永之「楊柳岸,曉風殘月」,何等美艷。關西大漢擊鼓唱出蘇東坡之「大江東去,浪淘盡」,何等英雄氣慨。若一定要統一方言,可能會失去很多樂趣。所以,不但要撐廣東話,更加要撐各地方語言。不過,官方語言,一定是普通話,香港亦不例外。
世界上己推行度量衡公制多年,在美國,他們現在入汽油時依然以加侖計算,英國人飲啤酒時依然講品脫,講重量,他們是一磅、兩磅,有更甚者還以石計算。在美國駕車,他們的時速限制,兩地距離仍然是以英哩計算。不過,世界性比賽,跑步為例,是100m,200m,不會脫節,這樣保持一點地方色彩有何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