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救之道(3) - 漣漪效應
湯文亮博士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2013月4月12日
|
|
|
政府開徵雙印花稅,與及陳茂波用「以供為攻」後已經一個半月,樓價仍不斷上升,直至在最近兩個星期才下跌,中原指數亦只不過跌了0.5點,不少人包括一眾物業投資者均大失所望,因為他們知道,若果增加供應亦不能將樓市壓下去,政府一定會繼續出招,如財爺曾俊華說,他還有很多子彈,可以慢慢出,一定能夠將樓市置諸死地,他並沒有說錯,未出新招包括利息稅、租務管制、空置稅等,多不勝數,俯拾皆是,所以未來樓價一定會下跌,若果現在有人仍說樓價今年尚有升幅,他並沒有錯,因為大家都是靠估,只不過該人實在太樂觀了。
亦有人說陳茂波冇料到,他的「以供為攻」計劃失敗,而且政府招標價理想,反而刺激樓價再升,作為問責官員,陳茂波理應辭職。我覺得很奇怪,陳茂波之以供為攻只是一套理論,尚未有大量土地推出市面,效果仍未顯露出來,叫陳茂波辭職此乎太過嚴格,其實陳茂波這招以供為攻尚有下文,叫「漣漪效應」,我唔知陳茂波心思熟慮抑或符碌撞棍,政府現時在推出土地方法正是「漣漪效應」,其威力會慢慢顯露出來,大家急不來,政府亦急不來,只能靜觀其變。
什麼是「漣漪效應」?比方說有一個人,將一塊十磅重石頭掉向一個水塘,即時會引起一個大漣漪,但隨後會慢慢消散,不久水塘又回復平靜,而另外一個人將十塊一磅重石頭逐一掉在水塘,在第一塊石頭產生的漣漪將近要消失的時候,便要掉第二塊石頭,如此類推,到第十塊時所產生的漣漪,比單掉一塊十磅重大石大得多,亦耐得多,這就是「漣漪效應」。
香港政府在曾蔭權當政時代,久不久會攞一幅大型土地以供拍賣,分分鐘過百億元,的確令到物業市場起哄,認為政府會大量推出土地,但激情過後,市民見政府並沒有進一步行動,意識到土地供應始終不足,樓價怎會不升。若果政府本來推出的大型土地可建五千個單位,但以十幅每幅可建五百個單位替代,每兩星期推出一幅,地產商見政府每隔一個星期便有土地供應,土地供應應該不會缺乏,故此落標時便會審慎一些,大家亦認為土地供應會源源不絶,樓價怎會飈升?
自從二月底政府取回土地供應權後,首先推出一幅過百億元地皮,繼而在短短的幾個星期裡,政府已多次推出小型地皮,引起了不少物業投資者及中小型地產商的興趣,但落標價則愈來愈保守,這意味著投資者知道政府積極推出地皮,以以供為攻來解樓價高企問題,這個做法的確比推出一幅大型土地之後,要等最少半年才會有另外一幅地皮招標有效得多,而市民見地皮價格回落,知道供應充足,亦不會高價追貨,樓價將會平穩甚至下調,這亦是政府的目的。話雖如此,政府一定要繼續開拓土地,否則,當土地供應無以為繼的時候,市民知道土地短缺,到時樓價飈升如脫疆野馬,再出招亦很難壓樓價下去,所以,陳茂波等不能見樓價回落便掉以輕心,更加要積極開拓土地,方為上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