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狄娜小姐曾經主持一個講電影的節目,叫「蒙太奇」。魯迅先生亦曾經以播放電影手法來介紹他居住的環境,他說﹕「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鏡頭轉向另一棵樹時,他繼續說﹕「另外一棵也是棗樹」。
當人們忖測李嘉誠先生的說話對樓市影響,倒不如將鏡頭焦點轉移到李澤鉅先生,他說﹕「十個人買樓九個賺錢」,他並且補充說﹕「過去幾十年如此,將來亦定必會是如此」。
英國航空罷工,國泰航空考慮罷工,她們的目的只有一個,是爭取薪酬上升。按照一般企業架構,薪金增加是有三個途徑﹕一) 是工作崗位;二) 是年資;三) 是升職。換句話說,工資每年均會有一定升幅,物價亦會是,既然如此,樓價又怎會不是每年有一定升幅。不過,有時升幅過大,樓價是會向下調整,若果跌幅不大,大家都可以承受,長遠來說,樓價始終是會高於購入價。
在過去數十年,只有在97、98年間所購入的樓宇,部份樓價比現在還要高,不過亦相差不遠,數量上可能只佔整體2%至3%,但其他以倍數甚至十倍數升幅的就不知其數,所以李澤鉅先生的說法仍然保守。事實上,在過去數十年置業而持有現在,100人之中有97人以上是有錢賺,真是不明白有人視置業如洪水猛獸。
現時有學者將幾個屋邨單位樓價訂於某一個價值,認為若果該單位呎價被打破,樓市便會出現見頂訊號。記得去年,測量師以世界經濟形勢、香港失業率來推測樓價定必會大幅向下調整。如今學者又搬出另外一套說法,不同時間,不同理論,樓市始終會有一日向下調整,若果是如此簡單便可以預測樓市,又何需要這麼多的專業分析。
假定現時樓市向下調整20%,近一年內置業的人士理論上是有所虧損。不過,套用賭仔一句話「有賭未為輸」,只要不將樓宇出售,始終是有回升的一日。過往在利息高企年代,借貸太高而利息太重,個人收入不足以支付利息及日常生活費用,逼不得已要將自住樓宇出售,但現在利息將會長期處於低水平,只要有穩定收入,就算樓市向下調整,只要銀行不追收差額,大家都會應付得來,始終是雲會開,月會明。
何謂穩定收入?若果將物業出租,又可能會空置,亦有可能會遇上租霸,甚至租客經濟拮据,未能繳付租金,但是如果是自住的話,無論有工作與否,均要住宿。若不是自置,便要交租,自住亦即是將物業租與一個好租客,亦即確保有穩定收入。
現在已經有不少與地產行業有關的人士靜悄悄置業,例如去年一直代表某大測量師行每兩個月便會發表樓市下調言論的人,以及一個屬於測量師學會,一直以世界經濟形勢大壞,導致香港樓市下調的人,最近經已置業,當然他們不會大事宣揚,因為與他們過去的言論有所衝突。不過,他們說﹕「評論樓市是職責所在,投資物業則是個人需要,兩者不能混和而談。」
究竟樓市有沒有一個見頂訊號?答案是「有」。物業投資界有一條不變定律,當有很多與物業市場有關的專業人士高調投資物業,便是一個見頂訊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