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些突發事件,最初的幾分鐘時間是最關鍵,在醫學上稱之為「黃金十分鐘」,例如心臟病、中風,甚至車禍,愈早搶救,病人康復的機會愈大。
今日我以非常哀痛的心情寫這篇文章,38條人命在國慶日沉船中失去的性命。C.Y.定今日為「港殤日」,我相信亦相當恰當。在仲達網站裡,網友討論海泰號是否應該停下來救人。其實,當時海泰號亦受損,若果繼續航行,下沉的機會愈大,它其實應該停下來,不單可以自救,並且可以救人。
一如突發疾病,最初十分鐘是非常緊要。不過,其中有一個條件,千祈不要郁動,否則,疾病是會加速發作機會。最簡單例子就是某人被毒蛇咬,若果他繼續奔跑,他毒發的機會愈快,若果他不移動而在十分鐘之內得到有效血清,他獲救的機會很大。
「海泰號」船長說,乘客要求他離開現場。我相信船長有足夠知識認為該艘渡輪是否適宜移動,如果它能夠駛至南丫島而不下沉的話,相信留在現場下沉的機會更加小。不過,我們不應討論,法律會給受難者家屬一個公正的答案。
對執政者而言,他自己應該有足夠的知識是否推行某些制度。上任曾特首在房屋政策方面,以打擊置業人士為己任,在野的包括高達在內的一班戰士,經常以悲天憐憫的語句抨擊物業投資者,使立法會萬眾一心,以為打擊炒樓,樓價必然會下滑。誰不知,招式一招又一招,直至終極兩招,包括開徵SSD及收緊按揭。政府官員以為今次一定高奏凱歌,誰不知,樓價不跌反升,曾特首才大夢初醒,知道供應少才是樓價升的主要原因,鄭汝樺一句話,遠水不能救近火,便可以證明一切。到此時,曾蔭權知道,大勢已去。
物業市場亦有黃金十分鐘,若果曾特首當日知道樓價升是因為供應少,加強供應,推出小型土地,拓展新界,他這樣做,就算不使樓價穩定下來,亦不會急升。但是特首浪費了號稱「黃金十分鐘」的兩、三年時間,連同他的附和者高達一同黯淡離開政壇,這是他們浪費黃金十分鐘的代價。
香港的代價比他們大得多,現在樓價急升,已經令港人失去了方向,究竟是置業抑或不置業?若果置業後樓價下跌,不置業而樓價猛升,實在是進退維谷。我再用海難事件回應,樓市已經呈災難性飈升,不過二手成交量少,乾升的成份很大,而新樓成交雖多,但這些是長成交樓盤,未免令人對樓市未來有樂觀憧憬,其實亦作不得準。在這時候,一動不如一靜,等待C.Y.政府加速拓地,加速發展,樓價便會回復平穩,投資者三部曲,「等、忍、狠」,現在應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