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活化工廠大廈的高手?

湯文亮
2012年9月14日


  林鄭一出聲,全港1,400幢工廠大廈變為瑰寶,有一些馬上倍數升值,業主們當然是笑逐顏開。但有一些工廈業主不大認同,他們說活化工廠成本太貴,實在不化算。他是否說反話?日後行動便會證明。

  不過,大家亦不需要揣測「活化工廠」事件中有沒有官商勾結,我可以老實說,是絕對沒有官商勾結,這只不過是政府一項解決小型住宅單位短缺的政策。若果大家有此心理,官員們一定不敢大膽做事,香港一定不會進步,這1,400幢工廈,阻礙香港前進。

  林鄭雖然有活化工廈的心態,但如何活化工廈,則沒有一個大綱,又或者,今次活化工廈只是為解決小型住宅問題,工廈其他優點尚未被發掘,若果政府有意全力解決舊工廠大廈問題,必定要向一個人偷師,他才是現今活化工廈之父,他是前任美國紐約市市長「朱里亞尼」。

  我們自小看電影,都知道紐約上城區為九反之地,「夢斷城西」亦取景於上城區,上城區之所以是九反之地,首先因為工廠林立,亦因很多貧民居住如此。紐約歷任市長皆視上城區為一大毒瘤。

  當朱里亞尼上位,美國工廠早已式微,上城區更加是毒販、癮君子聚集之地,而有些工廠大廈早已空置多年,不過則成為上述人士免費居住之所,朱里亞尼向業主取得同意書後,出動強大軍力,與美國太平洋打逐島戰之姿態一樣,逐一逐一取回空置工廈控制權。美國雖然是民主國家,但處理這些事情絕不手軟,在取得工廈控制權後,一切便易辦得多。

  香港並不需要作出如此舉動,因為全港所有工廈都沒有紐約當時的壞情況,只要政府稍動腦筋,或者准許工廈業主改變其用途,工廈將會是瑰寶。

  其實工廈基本條件比商廈及住宅還要好,負重150磅,樓底3米半,300M三相電,商廈及住宅根本難望其背脊,所以要改建成住宅是沒有難度。與此同時,因為工廠用水量大,污水要處理妥善,所以來去水亦不擔心,而且因為要上落貨,所以後樓梯特別寬敞。若果只容許改建成住宅,難度真的是不高,不過,要有一個條件,就是住宅不能有廚房,只能有一個小小Pantry。如香港會景閣一樣,否則,處理去水便有難度,或者,可以說這些都是優化了的劏房,但對於解決現在社會小型住宅不足的情況,有積極正面作用。

  當然,工廈還可以變身為食肆、療養院、老人院、桌球室、保齡球室,甚至整座變身為書城,這些都是可以活化工廈行業,不過對商廈業主不公平,所以,政府在處理這些問題時應權衡輕重。

  有市民擔心太多工廈改裝成住宅,我想是有多少杞人憂天。因為林鄭雖然說有700幢在市區的工廈可以改裝,但業權不完整的工廈很難會成事,現在叫業主出維修費已經是非常困難,莫講他日叫他們出改裝費。能夠在一年內改裝不足30幢,而兩年內亦不足70至80幢。兩年後,政府的土地供應將會大幅增加,工廈住宅化亦不是那麼重要。屆時,政府可能不再批核,所以,工廈住宅化影響小型住宅市場不大,但能夠解決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