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時,盟軍決定諾曼第登陸,展開反攻,一切萬事俱備,唯獨欠主帥一人。當時英、美各提議一人。在英國方面,邱吉爾提出以蒙哥馬利元帥領軍,而蒙帥曾經在非大破德國名將,外號「沙漠之狐」隆美爾,而諾曼第守將正是隆美爾。
美國艾森豪威爾將軍則認為鐵血將軍巴頓比較適合,而巴頓以行動迅速,速戰速決著名。兩人均有功績,實在令邱、艾兩人難以取捨,於是他們兩人設計了一條問題,是諾曼第登陸後的作戰方略。
巴頓說:「一於勇往直前,有前無後,打死罷就」;蒙哥馬利說:「在登陸後應該前隊殿後,以後隊作前隊,互相交替,遇上德軍反攻亦可以抵抗」。結果不言而喻,不過美國人不願意受英國人領軍,於是艾森豪威爾將軍為盟軍統帥。
講完一大段似非而是的歷史,其實投資物業與打仗一樣,不宜勇往直前,否則市況掉頭向下,一個措手不及,甚麼也沒有了。若果現在你投資物業已經搵到很多錢,持貨又多,就算不賣走手上物業,都應該抖一抖,休息一吓為上策。若出售一些次優質物業,所得款項作為儲備,當市況轉弱,這些儲備所提供的作用便大了。不過,有一些性急的人認為這個做法太慢,他們不斷分裂,不斷增持,說這樣會使個人資產很快便會壯大起來。我絕對同意,不過亦不主張這樣做,因為實在太危險。
若果你是5年前買物業,無論買了多少個,今日都應有不錯利潤,而兩年前政府尚未收緊按揭,市民很容易為他們的投資物業作細胞分裂,一變二,二變四,若果掌握得宜,今日大概有5至10個物業。在這種情況下,實在不宜太冒險,怎樣說環球金融危機始終未解除,歐債能夠解除當然是最好,萬一不能夠的話,歐盟又會出現那些甚麼震盪療法,效果是如何,一樣是未知之數。
而美國經濟時好時壞,道瓊斯指數自金融海嘯以來,亦只不過下跌了10個百分點,美國民生消費依然很壞,高級產品反而不受太大影響。所以美國QE3仍未落水,會不會落水仍然是未知之數,就算落水,仍很難說會解決問題,最多只不過是暫時淡化,過不多久,經濟學家又期待美國QE4。既然有這麼多的未知之數,倒不如退一步,你會發覺海闊天空。賣走一、兩層樓,手持多一點現金,人都安心一點,行路都醒神D。
至於未上車的年青人,有多少是生不逢時,現在置業的確很困難。但如果是幾年前聽專家的話,將自住物業賣走了,這時候再上車又會相當危險,倒不如現在看清形勢,謀定而後動,人亦安心一點。大家明知道C.Y.要解決民生問題,興建公屋外,還要復建居屋,到時候那些細價樓升值能力便大有問題,甚至會貶值,既然這麼多年都捱過,何不捱多兩年?我不是說風涼說話,真的是肺腑之言,總之,現在不是初次置業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