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作怪及沽空房產
鍾維傑
卓凌地產分析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2007年5月11日
近期有機會在大學作客講學,談到近年國內房地產價格升完又升,若只准許說一個因由,就是流動資金多,這不單只是中國的現象,宏觀世界各地或多或少亦有相約情況,美國帶頭印銀紙,令資產帳面值越來越高。當然,還有著其他原因,包括經濟增長收入增加所帶出之住房需求,以及有限之合適貨源等。
無論如何,以市場經濟體系計,市價升跌是必然現象,多少及波幅度高低是另話。籠統地說,若然美國之現象是先使未來錢(根據報導現時美國人平均使用多過其所賺的錢),國內或許是部份資金仍是未得到有效率之運用,部份可涉及房地產行業。這現象可能從供過於求顯示出來,又可在供求錯配上顯示,又或供快過求突顯出來。簡單而言,純看某市場有多少家庭就判斷可賣多少住宅單位(套數)不是不可,但這是長遠才準,短期需求可被高估。此外,供應出來之住宅單位是否該市場平均人士可承受亦得考慮,過大過貴過高級之單位未必有充足承接需求,雖然單看供應數量仍未超額。
至於國內房地產是否有泡沫,若有留意近數年內地之新聞,這有與沒有之爭辯已持續了多年,雙方聽來皆有其是和不是,或許雙方其實並沒有太大分歧,只是用不同角度看事情而已。筆者覺得若認為國內房產有泡沫,則不只其如是,不少其他區域亦有類同狀況,大部份市場於高峰週期運行。然而,要注意部份國內所報導之空置率,許多時驟聽起來可以很驚人,如空置百分之二十,但很可能是其計算方法不同,因傳統國內之空置率並非以全市場供應量為基礎,而只是以該年度之新供應為總數,反而與本港和外國之吸納率相約。膽粗兼偏見地說,筆者覺得長遠投資者(界定為十年八年者)仍可選擇相較優質國內物業來投資,但不只要守,還須預期過程裡有所蝕之機會。
然而,日後直接投資房地產未必全屬守株待兔型,即有賺(升價、收租等)尤其可,一旦蝕本(跌價、無租客等),便唯有賣掉或是硬著痛苦守下去。這拜房地產指數以及尤其產生出來之衍生投資工具,筆者並非這方面之專才,但知道英國及美國已有這等指數多年,且市場亦開始利用它們來對沖及減低房地產投資的風險。本港亦有這類指數,如中原地產的,而香港大學房地產學系亦於昨年制定了一套嚴緊之價格指標,亦有外國機構研究創造另些的。無論如何,對一般投資者而言,若看好樓市而入了貨,但又擔心風險,可利用這些指數衍生工具買些沽空倉,樓價升而不跌時當購買了保險,一旦樓市真的逆轉,沽空倉賺的可彌補部份損失,波幅度(風險)因而減少。此外,開發商亦可利用這些來對沖銷售業積,當然,用這等衍生工具來對沖可助減低風險,但若只買「單邊」,則風險可以甚大。
總括而言,房地產市場越來越多花樣,跨國兼跨業界,連保守的退休基金也要買些房產。
...完...
作者/聯絡:鍾維傑,香港大學建造理學士,香港大學建造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房地產碩士,英國皇家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測量師學會會員,美國工程造價師學會會員,加拿大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設施管理學會會員,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英國皇家特許項目管理測量師,香港註冊測量師,香港註冊房地產中介人,資深專業設施管理人員,加拿大註冊測量師,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協會會員,電郵stephenchung@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