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私樓價格:再升20%可爆煲

 

鍾維傑

卓淩地產分析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2010年8月11日

 

首先,這文章「不是」預測樓市會升,更非估會升20%,而是樓價倘若來年繼續上揚至這百分比或以上,不但風險大增,且爆煲亦不足為奇。

 

為什麼? 從政府有關部門(包括差餉及物業估價署和統計署等)的網站搜集資料,除了樓價外,也參考一些經濟數據的如人均生產值等後,得出以下部份原因:

 

一、現況和1996年相若

 

1980年至今,若把整體私人住宅平均名義樓價和人均生產化為指數,將發現兩點: (1) 人均生產指數大部分時間都高於樓價指數,只有1997年例外;(2) 現在人均生產指數雖仍高於樓價,但幅度已與1996年甚相似,即只是高出少許,且現在人均生產增長率不及樓價的快。

 

只要人均生產指數比樓價指數高,不是仍安全嗎? 答案是「不」。因為要看兩者指數於期間內的平均值相差幅度,即人均生產是5.16而樓價是4.03,平均相差1.13;再看現在的幅度,只相差0.55 (1996年是0.50),比起1.13,表示「購買力」比「正常」低。

 

二、若從2003(沙士)計起,則現在已像1997年了。

 

我們把19891997年內的人均生產和樓價指數,對比20032011年的 (未來的數字是假設,由目前趨勢延續),即發現樓價指數在這兩個時期內皆比人均生產指數高,與長期趨勢不同;此外,2010(期內第八年)已與1997(該期內第九年)相若,樓價指數皆是人均生產指數的1.88倍左右。

 

 

那麼為何未有調整? 除樓價是從沙士低位()回升,且整體仍未到1997年高峰外,相信甚低的名義借貸利率,a.k.a. easy money,亦令調整隱伏。.

 

然而,倘若樓價來年順著現在趨勢上升,將有近20%,屆時樓價相對人均生產便增至2.19,超越1997時了。

 

真好玩,越來越刺激!

 

...完...

作者/聯絡:鍾維傑,香港大學建造理學士,香港大學建造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房地產碩士,英國皇家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測量師學會會員,美國工程造價師學會會員,加拿大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設施管理學會會員,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英國皇家特許項目管理測量師,香港註冊測量師,香港註冊房地產中介人,資深專業設施管理人員,加拿大註冊測量師,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協會會員,電郵stephenchung@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