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紙寬鬆但無枉管 = Crisis

 

 

鍾維傑

卓淩地產分析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2013年1月05日


回顧二○○八年之金融海嘯,基於讀過的文章,總覺得這類事故需要兩個必要有的大環節才會發生,一來銀紙要多
( 銀根短缺價格亦難以升 ),二來就是金融市場之分隔不多 ( 如銀行既可收存款又可炒賣 ),加起來自然會有人想出各樣金融產品及服務,到了某水平便會開始瘋狂,不可收拾。

美國二○○八年有齊這兩環節;QE並非近年才有,科網潮爆破後格林斯潘已實行寬鬆政策,且三十年代訂出的Glass Steagall Act 亦被去除得八八九九,後者法例有分隔傳統存款銀行 ( 風險低 ) 和投資銀行 ( 風險高 ) 業務之效,當然允許投行由夥伴制轉為公司制亦有助它們減少責任風險兼擴展營業。

理論上只要市場 ( 即人 )「生性」,就算有齊這兩樣,亦不會出事,但理論歸理論,當有這麼多「額外」金錢時,一些無厘頭的投資方案也會有人落單,而有看頭的項目可能很快便被超買,越來越風險高。

美國總統競選期間,共和黨鼓吹收緊,民主黨建議繼續寬鬆,筆者傾向支持收緊,但同時亦覺得美國部份基建及公路等確需要改善,費用要寬鬆。若銀紙有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只流到受用的項目上,那事情就易辦,然而它是可四圍走的,例如用來築橋鋪路的費用入了承建商口袋後便有機會用來炒賣或儲積起來,兩者皆益不了實質經濟體,multiplier effect 甚弱。

話說回來,無論收緊或寬鬆,均救不到多少經濟,其一原因是demographics,人口銀髮化本身之勢是deflationary的,不是減稅便可改變形勢,雖然美國亦有另些動機去inflate,起碼通貨膨脹一般比通縮較易「啃」下。

近期美國聯儲局的買按揭行動,加上出口術勸銀行在批按揭時「鬆手些」,顯示有意谷起樓市以解經濟困境,像香港沙士後,又自由行又孫九招,果真太陽底下無新事。

不過,谷起港樓和谷起美樓是兩個規模殊異的行動,一個容易,一個難。

...完...

作者/聯絡:鍾維傑,香港大學建造理學士,香港大學建造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房地產碩士,英國皇家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測量師學會會員,美國工程造價師學會會員,加拿大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設施管理學會會員,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英國皇家特許項目管理測量師,香港註冊測量師,香港註冊房地產中介人,資深專業設施管理人員,加拿大註冊測量師,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協會會員,電郵stephenchung@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