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幅+波幅+長期趨勢

 

 

鍾維傑
卓凌地產分析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2007年2月8日

 

倘若現在讀者是房地產投資基金經理,而負責之投資額為十億美元,對象是國內房地產市場和市段,讀者會如何分配這筆投資款項?部份讀者可能認為現在不是最佳時機,又或因各種投資管制而(暫時)卻步,但假設這些非問題兼眼光看遠些,那麼會怎樣作投放決定?當然,上述還須看基金之投資回報要求和風險承受能力,然而若一切均等,讀者會如何考慮呢?

以上並非甚麼隱晦問題(TrickQuestion)來考讀者,只是欲帶出一些常用或常見之投資辦法和過程,以及其優劣之處供讀者參考:

(一)找尋「筍」盤型=不少投資者喜愛找尋所謂「筍」盤,大意界定為那些比市場價格低之樓盤,可能是因為業主急於套現,又或好運氣時遇上不知價的業主,總之該盤比其市價低十數或更高百分點便是,買了回來即放已有一定水位賺。然而,這類情況並不常見,有時只是投資者「以為」買了筍東西,且於樓市高點買入平了百分之二三十物業,日後亦不一定賺硬。

(二)升那樣買那樣方法=理想是買到「當頭起」市況,但當頭起之市況嚴格來說,即市場仍未大升,靠有大升幅後跟風之投資者通常會錯過當頭起的時段,只是入市時希望非市尾,依然可望有些升幅,不賺多也可賺少許。

(三)跟大戶消息投資=部份投資者見到大發展商去某城市便跟著投資,有時確可有收穫,然而,大戶投資的考慮可比個別投資者的多,如他們會有股價溢利等之考慮,且其規模之大可令其在風險管控上勝個別投資者一層(詳情可參考以往文章:國內城市往返香港飛機班次看國際化http://www.real-estate-tech.com/gb2312articles/hkej400_S.htm)

(四)基礎分析方法=視乎涉及甚麼市場(城市)或市段(如住宅、商廈),研究之因素可有不同,然而,一般走不了搜集一些和經濟、人口、收入、人均收入、貿易額、社會結構、教育水平、年齡分布等之數據與資料,這等資訊通常亦要追索至數年前找尋一些現象,對評估哪市場市段抵買或不抵買甚有用,極端時亦可用來衡量該市場市段是否已很危險,但其猜度時控能力不高。

(五)走勢分析方法=這裡常靠觀察市場市段之價格走勢來衡量或推測後市,涉及升降幅度,波幅程度以及趨勢之強弱等。與基礎方法一樣,最好有著較多及長時期之數據,否則分析之代表性可打折扣,因數據太少時,當中一個勁強或勁弱之數字已可將整個趨勢偏離實況。

上述各方法皆有其用,且投資人士喜採用多個方法一起用,然而,筆者從經驗裡看,則覺後者兩辦法一起用較有準繩度(當然不是百分百)。這不單是從日常分析工作中得到的感覺,亦曾用已知數據將上述各方法作測試而得出之結論。

...完...

 

作者/聯絡:鍾維傑,香港大學建造理學士,香港大學建造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房地產碩士,英國皇家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測量師學會會員,美國工程造價師學會會員,加拿大測量師學會會員,香港設施管理學會會員,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英國皇家特許項目管理測量師,香港註冊測量師,香港註冊房地產中介人,資深專業設施管理人員,加拿大註冊測量師,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協會會員,電郵stephenchung@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