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了普羅旺斯,就收到好朋友威爾遜的電郵,寄來前中大校長劉遵義在香港信報刊登的文章“中國經濟能軟著陸”。根據他的介紹,劉遵義在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和零八年的雷曼破產,寫了同一標題的文章,“The Sky is not Falling”,這次是第三篇。
幾年前,劉遵義途徑巴黎,請中大旅法同學會吃飯,我也去了,和他有一面之緣。但不知道他是經濟學教授。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由於中國外彙匯的管制,通過刺激經濟,增長依然。背景是影響中國出口的美國強勁經濟。至於零八年雷曼風暴,出口也只不過是美國金融流動性引起的短暫震盪,美國完全有能力通過短期財政和貨幣政策加以處理。畢竟,在穩定了這次重創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危機,美國也好中國也好,大量的透支了體力。美國債務高築,只好通過量化寬鬆來壓低美國主權債務融資利率。而中國呢,保八的四萬億刺激不僅帶來負面經濟效應一大堆,除了房地產泡沫急劇膨脹,通脹有失控的危險外,更大大拉開貧富差距,摧毀了社會共識,現在只好通過無孔不入的行政手段補救,可能後遺症更是尾大不掉。當今中美調整經濟活動空間捉襟肘見,刺激方案有難以為繼之嘆。
自零八年金融風暴後,中國是通過四個途徑兩個環境成功保持經濟高速增長:兩個環境是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低負債,和美聯儲寬鬆美元氾濫的新興市場。四個途徑是:四萬億(佔GDP百分之十六!)的財政刺激、急劇的貨幣M2增長(+30%!)、長期負利率(-4%!)和人民幣相對的貶值(相對非美元貨幣貶值!),當今這些條件正在消失,除了可以憧憬美聯儲的QE3和保持國內的負利率外。
且看中國GDP的組成:30% 是出口,45%是固定投資,剩下了的不到30%是消費。劉遵義認為中國好像美國一樣是大國,可以自給自足。其實美國出口只佔GDP13%而這世紀初還不到10%,故美國經濟受出口影響遠遠低於中國,才可以說是自給自足。歐盟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國次之,共佔出口40%。歐盟經濟衰退已成定局,美國經濟舉步維艱,亞洲國家經濟增長降速。最近歐元大跌對中國出口會有很大影響。至於投資,中國已經長期處於高位運轉,在保八的推動下,把地方債務和銀行貸款的能力拉倒了極限。重新啟動通過基礎建設也好,經濟房的建設也好,都會好像歐美一樣,碰到債務風險和銀行系統風險的硬牆,難以超越。除了量化寬鬆之… ,由於歷史的因素,中國根本缺乏印鈔票的可能性。如果今年房地產崩盤,中國經濟GDP中的出口和投資前景都不容易樂觀。內需呢?它能擔任拉動GDP增長的火車頭嗎?這幾年來,中國政府幾乎是放棄了改革經濟結構的嘗試,忙於通過行政手段干預經濟,原本走向市場化的力度不但拋諸腦後,更是開倒車,以致國企壟斷經濟,國企民企棄實業而搞房地產投機,貨幣政策左右利率分化而民間高利貸風行。當然更不要說房地產是“三代同堂”才買得起房子,銀行負利率侵蝕家庭的消費能力。
如果房地產崩盤,中國政府根本沒有能力光是通過行政手段,來提高只佔GDP30%的消費,來拉動高達百分之八的經濟增長。其實,中國經濟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也需要為經濟增長的動力“充充電”,好像一年四季,冬天的寒冷是殺死害蟲,為下一年豐收奠定基礎。房地產崩盤怎辦?“The Sky is not Falling!”,翻譯為,“中國經濟硬著陸?不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