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熱門的話題非中國的“錢荒”莫屬。怎不令人覺得咄咄怪事,在一個遍地是錢的國度,竟然也鬧起錢荒來了。更怪的是,素來都是以美聯儲寬鬆貨幣馬首是瞻的中國央行,竟然也好像和美聯儲鬧情緒,對於自五月底以來國內銀行間同業拆息(Shibor)的急劇動蕩,到這月中更飆升到超過百分之二十五視而不見。不單出乎意料更使人覺得有高手在幕後操作, 頗胸有成竹。
誰不覺得奇怪,在廣義貨幣供應量M2是中國GDP兩倍而信貸增速依然達到百分之十五的情況之下,怎銀行在同業間感覺銀根緊縮呢?到底錢跑到哪里去了呢?
誰不覺得奇怪,在一個已經慣性的開動印鈔機的中國央行,唯恐信貸擴張減慢而影響經濟增長的央行,在形而上學的經濟增長保八的固執推動下發了瘋的貨幣增長竟然到達百分之三十的天文數字播下了産能極端過剩的局面,怎今天央行對於信貸市場的緊縮卻無動於衷呢?
主流的經濟學家解釋說:因爲美聯儲放話即將結束量化寬鬆,熱錢從新興市場也包括中國撤離,使到中國的外匯占款急劇縮水,國內資金因而緊張;因爲銀行業界的短期存款和長期貸款錯配而造成結構性的資金缺口;因爲央行沒有好像美聯儲一樣,沒有做好把政府的意圖好好的和市場溝通以降低市場的不確定性,沒有做好引導市場預期。也有認爲是央行要好好的教訓一下不聽話的銀行,可能這些人忘記了中國的大銀行都是國有的, 而小銀行的影響力根本微不足道, 開會解決當然比任由市場主導更可信。
中國的“錢荒”?是天方夜譚!中國只有流動性泛濫。
那爲什麽最近中國出現“錢荒”現象呢?是否美聯儲放話將結束量化寬鬆而導致熱錢撤離中國經濟呢?如果看看歐元兌美元的匯率,可能給出一點端倪。歐元區的主權債務一直揮之不去,但歐元兌換美元近來還是保持堅挺。無他,歐元和美元間的利差也。 那麽人民幣和美元間的利差更大, 套利交易理應先撤離歐元區才離開中國。那麽是否存貸錯配呢?銀行的業務原本就是短借長貸,市場慣性並不可能短期間出現當前的巨大波動。是否更有可能的是中國金融結構性的所謂銀行主要的業務是爲國企和地方政府融資服務, 以致信貸錯配呢?更不要說國有銀行已經通過信託金融創新,一早就把一部分的風險通過包裝金融産品轉嫁給了追求更高回報率的客戶。難道是在溫家寶國務院的四萬億刺激方案的專案沒有足夠的現金流量來清還利息和本金,或者是在多年來銀行貸款都是通過以貸還貸再加上利息,而今天的貨幣政策卻不夠寬鬆使到整個經濟的運作出現了今天的陣痛?
是中國的過分寬鬆貨幣政策無能爲繼。那麽到底這次央行的沈默,是新上任的李克強國務院下定決心勵治, 還是被形勢逼到了死角只好保持沈默一段時間?我樂觀的希望是前者。不過,是前者還是後者,對於蕓蕓衆生,都不是有能力過問國家金融大事和能夠影響國務院的貨幣政策的。難道不是當局者清,旁觀者迷,何必多此一舉?不過到底還是爲生活奔波每日爲謀生所逼,那到底中國在這三十年以來的信貸大擴張的周期達到了頂峰之際,信貸擴張還能夠像以前一直擴張下去嗎?這才是在投資最需要準確把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