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於救火,無力管治

陳增濤

  自上任以來,梁振英政府可說是頭頭碰著黑,難找到一件比較令香港市民覺得稱心的措施。連一個區區的行會(行政會議),也鬧出行會成員林奮強在最近政府出臺打壓樓市的措施前,給予中原地產特別回扣作獎勵,出售兩個單位,引起了社會對於利益衝突的質疑,輿論促其辭職。

  何謂行會?有可能在香港沒有幾個人真正的弄清楚。香港當今的行會,是沿襲了港英時期的行政局(ExecutiveCouncil)的職能。大英帝國的香港由香港總督管治。總督通過行政局議員十多人,由“官守”的政府官員和“非官守”的知名社會人士組成,香港政府的重要決策,均由港督經行政局通過執行,藉以增加政策的認同基礎,但卻並改變不了其“橡皮圖章”之實。根據傳統行會成員須好像大英帝國的內閣遵守“保密制”和“集體負責制”,也就是說政策未決定前所有成員需保密和政策決定後成員對外須一致支持該政策。九七回歸之後,行會成員由行政長官任命並向其負責,有特首智囊團的意味。後來特首委任立法會議員入行會,使行會成為政府立法會黨派“箍票”的工具。行會每週例會,芸芸三十多人,可能更像內地的吹風會。

  林奮強作為一個地產大炒家的形象進入行會,相信有不少人覺得一直被社會所看不起的“職業”終於得到了肯定。香港比世界許多地方更是笑貧不笑娼的地方,正顯示面對日常現實的世界,香港人的實在。其實在香港炒賣地產的人十步之內就會碰上,而且手持二三十個單位的為數不少,林奮強只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當今香港正巧遇美聯儲既零利率又印鈔的年代,三十年不變的聯繫匯率制度把香港樓市捆綁在任人宰割的砧板上,炒家有恃無恐,放膽持物業以待升值勇於和弱勢政府博弈不在話下。梁振英政府採取強烈的行政干預措施,很難說服市民其打壓樓市政策沒有一早在行會上“吹風”。有人懷疑林奮強因近水樓臺先得月,加上他又額外願意給中原慈善基金作為獎勵,雖然中原慈善基金已發聲明拒絕接收,質疑的聲音也不是沒有道理。追究此事很可能不了了之,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也出面擺出官官相護的姿態平息社會疑慮?要麼林奮強像陳茂波一樣,硬著頭皮堅持不辭職,要麼休假或離開政府。如果特首不想拍板,難道政府還能夠背多一個負資產?

  梁振英政府上臺至今,可以說碰上處處烽火,也是始料不及。任何一個新政府都會得到民眾一段相當時間的蜜月期,更不要說在香港這個實在的社會,一向是英雄不問出處的地方。何以弄到現今這麼糟糕的,正如林鄭月娥在中大講座說的“政府得不到香港市民信任”的焦慮?如果北大人希望管治好香港,如果梁振英政府想比較順利的推行它的施政,首先要做的不是自己疑神疑鬼的把香港人都當成了反對派。香港老百姓只不過要過好日子而已,希望香港五十年的一國兩制得到實行,沒有其他更多的要求。不過中央政府也得學會容忍香港和大陸內地的文化差異,鄧小平的智慧就是懂得讓香港“五十年不變”,讓時間把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價值在時代浪潮的洗禮中得到融合。

  看來梁振英是否因他的權利基礎不是來自香港本身而是來自北京,而急於向中央政府示忠表達心意,而無視近年認同中央政府每況愈下的香港民意?如果一廂情願,面對客觀的現實卻勉強硬推難以得到港人認同的政策或嘗試瞞天過海,只會不停的遭遇民眾的抗爭,特首也只能繼續做救火隊的隊長。何談管治?無信不立,處理信心危機是梁振英政府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