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秀才遇著兵

陳增濤

  香港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地方。 說起來好笑,自鴉片戰爭香港被割讓給了大英帝國,這個原來是一個海盜出沒的海島搖身一變,就成爲了十八世紀雄霸世界的大英帝國的一個殖民地,。說香港是一個殖民地也有點不符合事實,因爲香港絕大部分的居民都是從中華大地來避難的難民,而香港的英國人少的可憐,說不上殖民。只不過大部分香港的大英帝國子民都位居政府要職,蓋在大英帝國的統治之下,香港的居民雖然有言論自由,卻是二等居民也。香港是一個沒有西方民主的地方,港督一個人說了算。不過英國人管治也真有一套,成立了行政局(Executive Council)也就是當今香港行政會議的前身,其中有官守議員和非官守議員共十多名。非官守議員多來自港府任命的本地社會賢達,是大英帝國有效管治香港的一個重要手段,是港督府大廳的社會共識花瓶。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度, 也是一個以政治掛帥的國家。歷朝有滅九族的極刑, 文字獄到了大清朝更是聞風而動, 至今依然方興未艾。是歷代爲了維護朝代的穩固的幽靈在作祟吧?大清帝國經過了二百七十多年的漫長統治,開國時有一兩個有作爲的君主之後,接下來的皇帝可說是一蟹不如一蟹,國運也每況愈下。難道是應驗了中華傳統的智慧的物必自腐然後蟲生的道理,晚清在多次軟弱無力的革命起義失敗後,大清朝這龐然巨物突然間自己轟然倒下。在一個一直受到政治嚴厲控制的大地,出現了政治真空的可怕情況,軍閥割據烽火連天生靈塗地。說也奇怪,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裏代表所謂中華民族的朝代一直只受到從北方遊牧民族的干擾,蒙古鐵蹄之後,又有大清帝國更穩固的統治二百多年。但從十九世紀開始,來自異族的侵犯突然間改了方向,這次打開中華大地國門的卻來自無際的大海。一個泱泱大國竟然被幾艘不起眼的帆船打得片甲不留,香港從此納入大英帝國的國土。更奇怪的是,在這個極度專制的大地經過了幾十年的炮火,竟然成立了洋味濃厚的共和國更有了修改多次的憲法。當然,這些西方的玩意雖然登上了中華民族的法治大堂,沒有一兩個世紀的磨練是不會受到認真看待的吧?歷史有許多時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反而在大英帝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中國的滅九族極刑也好文字獄也好卻一早成爲歷史陳跡。

  國力日衰的大英帝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新界的租約期滿時,從任何角度來說,繼續維持香港島和九龍的現狀都變得不太現實。雖然在上世紀九零年代中國大陸國力虛弱, 當時經濟已經起飛的台灣卻和英國沒有任何邦交, 香港就這樣回歸到人民共和國的懷抱。香港回歸中國大陸,相信就是和大陸政見不同的中華有識之士也會同意,從歷史的角度來衡量,是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許許多多的民族恥辱的一個句號。回歸前後有不少人離開香港移民加拿大澳洲或其他歐美國家,後來陸續回歸,在國外謀生又何談容易!

  香港人原本都是對政治冷漠的難民,只有在歐美留學的年輕一代稍爲受到西方民主的薰陶, 稍有民主的意識。從第一任香港特首董建華到第二任的曾蔭權的十五年間,根據香港基本法香港人開始參加立法會的論政,但社會精英階層對於由一千二百人投票的特首選舉依然非常冷淡。奇怪的是,自從第三任特首梁振英先生上台之後,社會共識迅速撕破, 要他下台的呼聲彼此起伏。在一個管治受過大英帝國薰陶的香港,政黨之間或競選特首候選人之間的明爭暗鬥是家常便飯,不足大事渲染。但梁先生上台後一連串的親手分裂社會族群可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以致有大學教授出來搞 “佔領中環”來迫使特首早日重視民意展開普選諮詢。其實,正所謂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何況港府手握一切行政資源,但卻有跡象顯示港府推動社會族群或有組織維護政府的團體做出反擊以致動手動腳,難道港府想讓這些手無寸鐵的秀才真的在大刀面前就範不成?虛心聆聽社會不同聲音,化解社會分裂,才是管治之道,更不要說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是支援當政者有利民生的政策。用過時的官家心態壓制手無寸鐵的異己弱質民衆的伎倆只會引起更大的社會反彈,到底我們不再生活在中華傳統的專制社會了。